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马来武术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马来武术(馬來語:Silat Melayu,سيلت ملايو),亦稱为馬來防身術(Seni Persilatan Melayu)[1],或简称为西叻(Silat),是马来世界的一种武術或防身術,运用“langkah”(步伐)和“jurus”(招式)作为抵挡或攻击手段,可以使用或不使用武器。
此條目需要擴充。 (2013年10月8日) |
此條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3年10月8日) |
马来武术起源于早期的马来文明,后来发展成为一种身体和精神训练,体现出马来传统服饰、表演艺术和习俗等方面的传统文化,现代马来武术的哲学基础主要基于伊斯兰精神。[2] 马来武术表演的动作和造型源于“Bunga Silat”(套路)的演练基础,通常会有马来鼓的音乐伴奏。[3]
马来武术流行於汶萊、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菲律宾和越南等受马来文化影响较大的地区,“Silat”一词是指东南亚类似风格的武术统称。“Pencak Silat”一词出现于1940年代,[4][5] 是“Penca(k)”和“Silat”的复合词,[6] 1973年开始成为印尼传统武术的总称。[7] 马来术语虽然也会使用“Pencak Silat”一词,但通常是指格斗的外在层面,与内在层面的“Seni Silat”相对;换言之,“pencak”(格斗)是外在的“zahir”(知识),而“seni”(艺术)则涵盖“batin”(秘传)和“zahir”(知识)。因此,“Seni Silat”被认为是更深层次的形式,包含格斗、舞蹈、仪式等各个方面。[8]
马来武术在不同国家分别由文莱全国马来武术联合会(PERSIB)、马来西亚全国马来武术联合会(PESAKA)和新加坡马来武术联合会(PERSISI)管理,与印度尼西亚奔扎西叻协会(IPSI)共同为国际奔扎西叻联合会(PERSILAT)的创始成员。
马来武术以“Pencak Silat”的名义成为东南亚运动会和其他区域性比赛的项目之一,首次登场于1987年东南亚运动会和2018年亚洲运动会,这两届运动会均在印度尼西亚举行。2019年,马来武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9]
Remove ads
另见
参考资料
参考书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