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卡迪斯議會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卡迪斯議會(西班牙語:Cortes de Cádiz)是指在1810年9月24日至1814年5月10日之間,西班牙攝政會議在安達魯西亞召開的制憲議會。在拿破崙戰爭期間,法國入侵並佔領西班牙,西班牙國王斐迪南七世和卡洛斯四世退位。1810年9月24日,西班牙攝政會議在大型商業中心卡迪斯召開特別國民議會,並聲稱是「擁有西班牙主權的唯一合法代表」[1][2]。實際上,卡迪斯議會宣稱擁有被拘留在法國的西班牙國王斐迪南七世的主權,但承認斐迪南七世為西班牙合法的國王。
卡迪斯議會次是作為一個整體西班牙國會舉行會議,而不像以前分為數個等級[3]。卡迪斯議會的成員代表整個西班牙帝國,除了西班牙本國外,還包括西屬美洲和菲律賓都督府[4]。對於當時和當今的歷史學家來說,卡迪斯議會是西班牙和西屬美洲歷史上朝向政治自由主義和民主的重要一步。1812年,在西班牙獨立戰爭最後一年,卡迪斯議會的自由派起草並批准《西班牙憲法》。新頒布的《西班牙憲法》宣布建立君主立憲制,並廢除許多賦予某些群體特權的機構,成為西班牙和其他國家憲法的典範[5]。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延伸閱讀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