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印尼地質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印尼地質
Remove ads

這是一篇對印尼地質(英語:Geology of Indonesia)的簡單概述。

Thumb

印尼位於南邊的澳洲板塊和北邊的歐亞板塊之間,其東邊則有兩個海洋板塊 - 太平洋板塊菲律賓海板塊[1][2]

澳洲板塊印度板塊在5千5百萬到5千萬年前融合在一起,[3]在此以前兩者為分離狀態,[4]融合的板塊稱為印度-澳洲板塊,印尼則位於這個大板塊的東北邊,印度板塊和歐亞板塊的相互作用形成印尼西部的火山弧[5]


地質構造

Thumb
簡式印尼地質圖。

印尼的地質構造非常複雜,它是幾個構造板塊的交匯點:[6]由兩個大陸板塊:澳洲板塊(莎湖陸棚)和歐亞板塊(巽他陸棚);以及兩個海洋板塊:太平洋板塊和菲律賓海板塊所包圍。

印度板塊崁在歐亞板塊之下的隱沒作用,形成印尼西部鏈狀的火山弧,這裡是地球上地震最活躍的地區之一,在史上有過多次強烈噴發和地震的紀錄。這條活火山鏈形成蘇門答臘島爪哇島巴厘島小巽他群島,其中多數,特別是爪哇島和巴厘島,是在過去2-3百萬年內才出現。而印尼東部的構造則是由太平洋板塊和澳洲板塊的運動所造成。

構造地質學

印尼的主要結構是其地質構造過程中所生成。印尼西部最顯著的斷層大蘇門答臘斷層英语Great Sumatran fault(或稱西滿口斷層(Semangko Fault )),這是一條沿著蘇門答臘島的右旋走滑斷層(長度約1,900公里),此斷層發生與蘇門答臘島西部的隱沒作用有關。

帕盧-科羅斷層英语Palu-Koro Fault是印尼中部的主要構造特徵,這斷層橫貫蘇拉威西島中部,往西延伸,越過望加錫海峽,止於加里曼丹島(即婆羅洲)上東加里曼丹省曼加利哈特半島英语Mangkalihat Peninsula。這斷層始於中蘇拉威西省首府帕盧(位於蘇拉威西島西部)及科羅河之旁而得到帕盧-科羅斷層的名稱。

索隆斷層英语Sorong fault是印尼東部一條重要的左移斷層,因梭隆市而得名,呈東西走向,從西巴布亞省北部延伸至東南蘇拉威西省,全長約2,000公里。

印尼海路

印尼群島和新幾內亞(印尼稱為巴布亞島)的托列斯海峽的構造形成航運洋流的地質阻塞點,特別是那些深度在不滿100米的地方(基本上洋流在這裡不會發生);這些路線,無論是封閉或仍然存在,統稱為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的印尼航道(Indonesian Seaway)。[7]

此地區的構造抬升,加上在最近一次的第四紀冰河時期海平面顯著下降,推測區域氣候因此遭到改變(特別是在季風方面),發生的時間大約在400萬年前。[8]

地層學

Thumb
印尼古生代中生代岩床表面沉積物英语superficial deposits露頭分佈圖。

印尼西部地層以新生代地層為主(從古近紀第四紀),局部有少量中生代古生代地層存在,在東加里曼丹省特倫河英语Telen River存有有泥盆紀石灰岩,以碎片形式存在古近紀碎屑岩沉積物中。

印尼東部的地層歷史普遍比西部的久遠。範圍從二疊紀第三紀均有。在研究人員Fauzie Hasibuan於米蘇爾島的研究工作中,曾在此地發現中生代大型生物化石英语Macrofossil[9]

參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