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危险女人
音乐专辑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危险女人》(英語:Dangerous Woman)是美国歌手爱莉安娜·格兰德的第三张录音室专辑,由聯眾唱片发行于2016年5月20日。 这是她第二张录音室专辑《我的全部》(2014年发行)后发行的专辑,妮琪·米娜、李尔·韦恩、梅西·格雷和未來小子在专辑中客串演唱。專輯原來的名稱為《月光》,而《Focus》則為專輯原來的主打單曲。然而專輯名稱其後轉為《危險尤物》,而《Focus》則從專輯的曲目中移除。《危險尤物》主要為一張流行與節奏藍調專輯,並受到流行舞曲、迪斯科、浩室、陷阱與雷鬼風格的影響。格蘭德、馬克斯·馬丁與薩文·科特查為專輯的執行製作人,並參與專輯歌曲的寫作或製作工作,而伊利亞·薩勒曼扎德與托米·布朗等其他音樂家亦參與了專輯的寫作與製作工作。
專輯於美國告示牌200大專輯榜排行第2位,於首週獲得約175,000張专辑等价单位,包括約129,000張的實際銷量。《危險尤物》為格蘭德首張未能於美國取得冠軍的專輯,同時為她首張於英國的亞軍專輯。專輯亦同時登上澳洲、巴西、意大利、愛爾蘭、紐西蘭、西班牙與台灣的專輯榜亞軍,並打進全球多國排行榜前10位。专辑的首支单曲《危险女人》发行于2016年3月11日,於美國告示牌百強單曲榜最高登上第8位。第二支单曲《喜欢你》发行于2016年5月6日,於美國告示牌百強單曲榜最高登上第13位。第三支單曲《招搖》迎來饒舌歌手妮琪·米娜客串,發行後於美國告示牌百強單曲榜以及英國單曲排行榜第4位,成為專輯商業成績最好的單曲。專輯至今發行了3支宣傳單曲,分別為《好好的》、《让我爱你》(小韋恩客串)以及《Jason's Song (Gave It Away)》[備註 1]。
專輯於發行後前獲得樂評家整體正面的評價,並獲入選多個2016年年度最佳專輯排名榜。專輯亦入圍第59屆格萊美獎的「最佳流行演唱專輯」,同名歌曲也入圍「最佳流行歌手」。為了宣傳專輯,格蘭德於2016年MTV電影大獎、2016年公告牌音乐奖、2016年MTV音乐录影带大奖、與2016年全美音乐奖進行表演。她亦登上了《週六夜現場》作為主持人與音樂嘉賓。此外,格蘭德亦於2017年2月開始展開以專輯為主題的危險尤物巡迴演唱會。
Remove ads
背景
爱莉安娜在制作她的第二张专辑《我的全部》(2014年)之后便开始与她的朋友Tommy Brown和Victoria Monet为这张专辑录制歌曲,2015年,在蜜月巡回演唱会期间的整个夏天和秋天继续制作[1][來源請求] 。专辑原首支主打单曲《Focus》[2]以單曲形式发行于2015年10月30日,首登公告牌百强单曲榜即达到最高第7位[3],在美国首周销量11.3万份,2016年1月26日,这支单曲销售与流媒体达到100万标准销量单位,被美国唱片业协会认证为白金,「Focus」並未被放入專輯裏,僅收錄在日本版的專輯中,比一般版多了這首歌,共16首[4]。2016年1月22日,爱莉安娜完成了这张专辑的制作[5]。
这张专辑原名为《月光》(Moonlight)[6],然而2016年1月,爱莉安娜在吉米·坎摩尔直播秀上透露仍未确定专辑的名称,可能会以专辑里的另外一首歌重新命名专辑的名称[7]。2016年2月22日,爱莉安娜在她的Snapchat和Twitter账号上宣布了这张专辑的新名称《危险女人》(Dangerous Woman)[8],第二天,她在Instagram上发了一张图片并引用了埃及女权主义作家纳瓦勒·萨达维1977年的小说《冰点的女人》(Woman at Point Zero):“他们说,‘你是一个野蛮和危险的女人。’我说的是事实,你的确是野蛮和危险的女人”("They said, 'You are a savage and dangerous woman.' I am speaking the truth. And the truth is savage and dangerous")[9]。至于更改专辑名称的原因,爱莉安娜要做出行动要把自己塑造成一个更强的人,证明给粉丝看,她说:“《月光》是一首可爱的歌,这是一个可爱的名称,它真的很浪漫,很显然它把旧的音乐和新的音乐联系在一起,但‘危险女人’比较强大。……对我来说,一个危险的女人是不害怕坚定立场,诚实做她自己的女人“("'Moonlight' is a lovely song, and it's a lovely title. It's really romantic, and it definitely ties together the old music and the new music, but 'Dangerous Woman' is a lot stronger. … To me, a dangerous woman is someone who’s not afraid to take a stand, be herself and to be honest.")[10]。
Remove ads
发行和宣传

格蘭德在2016年2月22日透過Snapchat確認專輯的正式名稱[11]。兩天後,格蘭德成立了專輯的宣傳網站(現已與她的官方網站合併),包括一個格蘭德分享專輯新資訊的「茶」部分,以及一個售賣與專輯相關的商品的「商店」部分[12]。 專輯的封面於2016年3月10日透過格蘭德的社交媒體帳戶以及官方網站發佈。2016年3月12日,格蘭德同時作為節目的主持人與音樂嘉賓登上全國廣播公司的《週六夜現場》,並演唱了《危險尤物》與《好好的》[13]。4月,格蘭德於拉斯維加斯T-Mobile體育場的盛大開幕禮上進行《放下我》的首演[14],並於「2016年MTV電影大獎」上演唱了《危險尤物》[15]。
2016年5月13日,格蘭德透過她的Instagram帳戶確認在專輯發行前每天都會有一首專輯新曲在Apple Music上獨佔公開[16]。發行的歌曲順序為《每一天》(未來小子客串)、《貪心》、《招搖》(妮琪·米娜客串)、《有時候》、《放下我》(梅西·格雷客串)、《達陣》與《錯誤決定》。格蘭德透過多場電視節目演出宣傳專輯的發行,包括「2016年公告牌音乐奖」[17]、「吉米·坎摩爾直播秀」與「早安美國」[18]。5月25日,她於「美國之聲」第10季最後一集上演唱了《煞到你》,並與克莉絲汀·阿奎萊拉合唱了《危險尤物》[19]。在6月於倫敦温布利球場舉行的Summertime Ball上,格蘭德在自己的演唱環節裡演唱了專輯裡的《危險尤物》》、《煞到你》以及《貪心》[20]。格蘭德其後於「2016年MTV音樂錄影帶大獎」上與米娜合作演出以宣傳專輯第三支單曲[21]。她亦於2016年9月8日亮相「今夜秀」[22]。2016年11月20日,格蘭德與米娜於「2016年全美音樂獎」演唱了《招搖》,格蘭德亦贏得「年度藝人」獎項[23]。2016年12月,格蘭德作為四位演出者之一參加了iHeartRadio的「Jingle Ball」演出[24]。
Remove ads
- 主題目:危險尤物巡迴演唱會
格蘭德在2016年5月於《危險尤物》網站上確認巡迴演唱會的計劃。2016年9月9日,她公佈了「危險尤物巡迴演唱會」首輪巡迴階段的舉行日期,2016年9月20日開始進行演唱會門票的預售,並於9月24日正式發售門票。演唱會首場在2017年2月3日於鳳凰城舉行[25][26]。
2017年5月22日,在英格蘭曼徹斯特競技場的演唱會結束後,發生了自殺式恐怖襲擊,造成23人死亡、119人受傷[27][28][29]。格蘭德並未有因襲擊而受傷[30],其後在她的推特帳戶對事故的受難者進行弔唁[31]。
单曲
專輯的同名主單曲《危險尤物》於2016年3月11日聯同專輯在iTunes Store上的預售發行[32]。歌曲發行首週售出約118,000首的下載量,並空降告示牌百強單曲榜第10位,成為格蘭德第7支打進前10位的單曲,同時是她第5支空降前10位的單曲[33]。單曲使格蘭德成為榜單57年歷史以來首位從出道專輯起連續三張專輯獲得空降前10位的主打單曲[33]。單曲其後於2016年3月15日被派往電台[34],並於發行第11週登上榜首最高第8位[35]。2016年6月,《危險尤物》獲美國唱片業協會認證為白金唱片[36]。歌曲其後獲提名「第59屆格林美獎」的「最佳流行表演」獎項。
第二支單曲《煞到你》於2016年5月6日於線上音樂平台發行[37]。歌曲於2016年6月28日被派往美國當代流行電台以及節奏電台[38][39]。歌曲發行首週空降美國告示牌百強榜第83位,並於8月27日、在榜第13週時從第22位登上最高第13位。[40],受益於歌曲於iTunes Store的0.69美元促銷[41]。因意歌曲成為專輯《危險尤物》裡第2支打進美國榜單前20位的單曲。《煞到你》亦同時打進多國榜單的前20位[42]。歌曲最高登上英國單曲排行榜第14位,成為其於當地第6支前20位單曲[43]。
《招搖》(妮琪·米娜客串)於2016年8月30日作為專輯第三支單曲發行[44]。歌曲首週於美國告示牌百強單曲榜空降第31位,其後於2016年11月21日最高登上榜單第4位,成為專輯首支打進前5位的單曲。歌曲同時為格蘭德第二支、米娜首支美國主流四十強單曲榜電台榜的冠軍單曲[45][46][47]。2016年12月7日,《招搖》獲美國唱片業協會認證為白金唱片,相當於達到100萬張銷售單位[48]。在國際上,歌曲最高登上英國單曲排行榜以及加拿大百強單曲榜第4位、澳洲單曲榜第3位以及紐西蘭單曲榜第2位[49]。歌曲的音樂錄像帶由漢娜·路克斯·戴維斯負責拍攝,並在2016年8月28日於美國服裝品牌Guess網站作首映[50]。
《每一天》(未来小子客串)於2017年1月10日作為專輯的第四支以及最後一支單曲發行[51]。單曲於2017年1月10日被派往當代節奏電台列表[52],以及在2017年2月14日被派往美國當代流行電台[53]。歌曲的歌詞錄影帶於2017年2月1日於Vevo上公開[54],而音樂錄影帶則於2017年2月27日公開[55]。《每一天》空降美國告示牌百強單曲榜第85位,其後最高登上第55位[56]。
Remove ads
首支宣傳單曲《好好的》於2016年3月18日發行。歌曲首週空降美國告示牌百強單曲榜最高第43位[57]。
第二支宣傳單曲《讓我愛你》(小韋恩客串)於2016年4月18日發行。歌曲首週空降美國告示牌百強單曲榜最高第99位[58]。
第三支宣傳單曲《Jason's Song (Gave It Away)》於2016年9月16日發行。
评价
Remove ads
商业表现
在美國,《危險尤物》首週以空降告示牌200大專輯榜亞軍位置,緊隨於德瑞克的《傲視》。專輯獲得約175,000張专辑等价单位,包括約129,000張的實際銷量[80]。專輯在第二週下降至第6位,售出約50,000張专辑等价单位[81],而第三週則於約33,000張专辑等价单位下降至第7位[82]。2021年4月12日,專輯獲美國唱片業協會認證為雙白金唱片,代表達到200萬張专辑等价单位[83]。截至2020年6月,專輯在美國的實際銷量達到429,000張[84]。
在日本,專輯首週以20,811張的銷量空降公信榜季軍位置,刷新格蘭德在當地專輯的第二高排名[85]。專輯在第二週下降至第8位,售出11,950張[86]。在第三週,專輯以7,022張的銷量繼續排行第8位[87]。2016年6月,專輯已經在當地售出約50,000張。2016年9月,專輯獲日本唱片協會認證為金唱片,相當於達到100,000張的出貨量[88]。
在英國,專輯首週於英國專輯排行榜亞軍位置,成為格蘭德在當地的首張亞軍專輯[89]。專輯亦同時打進澳洲、巴西、冰島、意大利、荷蘭、紐西蘭、挪威、西班牙與台灣專輯排行榜的亞軍位置。根據IFPI於2016年底的數據,《危險尤物》於全球一共售出900,000張實際銷量,成為當年全球第28暢銷專輯[90]。
Remove ads
曲目列表
Remove ads
制作人员
資料來自專輯內頁[95]。
聲樂貢獻
- 爱莉安娜·格兰德 – 主唱
- 妮琪·米娜 – 客串藝人(曲目5)
- 小韋恩 – 客串藝人(曲目6)
- 梅西·格雷 – 客串藝人(曲目8)
- 未來小子 – 客串藝人(曲目9)
- 馬克斯·馬丁 – 和聲
- 伊利亞·薩勒曼扎德 – 和聲
- 薩文·科特查 – 和聲
- 約翰·卡爾森 – 和聲
- 維多利亞·麥考特 – 和聲
- 克蘿伊·安熱利代斯 – 和聲
- 羅斯·高倫 – 和聲
- 亞歷山大·柯蘭倫德 – 和聲
- 達耶·傑克 – 和聲
- 喬·吉利 – 和聲
- 陶拉·斯廷森 – 和聲
- 格拉納達·格里斯佩 – 和聲
- 托米·帕克 – 和聲
- 山姆·霍蘭德 – 附加和聲
- 珍妮·施瓦茨 – 附加和聲
- 諾亞「郵箱」帕索沃伊 – 附加和聲
- 西爾克·洛倫岑 – 附加和聲
- 傑里米·萊爾托拉 – 附加和聲
- 帕特里克·多諾萬 – 附加和聲
技術貢獻 (不包括於曲目列表提及的詞曲作者與製作人)
- 維多利亞·蒙奈特·麥肯斯 – 聲樂製作
- 托米·布朗 – 製作、編程、工程、電子琴、打擊樂器、電低音結他、鼓、聲樂製作
- 塞班·根亞 – 混音
- 湯姆・柯尼 – 母帶
- 美林·彩 – 母帶
- 彼得·李·約翰遜 – 弦樂
- 克里斯托弗·特魯伊 – 工程
- 尼古拉斯·奧迪諾 – 工程、編程、電子琴、電低音結他、打擊樂器、鼓
- 約翰·哈內斯 – 混音工程
- 史蒂文·弗蘭克斯 – 結他、編程、打擊樂器、鼓、製作、電子琴
- 德恩斯特·埃米爾二世 – 電低音結他
- 約翰·卡爾森 – 聲樂製作、結他、原聲結他、鋼琴、合成器、鈴鼓、編程
- 馬克斯·馬丁 – 聲樂製作、編程、電子琴、結他、電低音結他、打擊樂器
- 彼得·卡森 – 工程、聲樂工程、聲樂錄製、聲樂製作
- 山姆·霍蘭德 – 工程
- 科裡·布萊斯 – 工程
- 海布・哈立德 – 編程、電子琴、電低音結他、打擊樂器
- 薩文·科特查 – 聲樂錄製
- 伊利亞·薩勒曼扎德 – 編程、電子琴、結他、電低音結他、打擊樂器、聲樂製作
- 奧布「大果汁」萊恩 – 錄製
- 喬爾・梅茨勒 – 工程
- 喬丹·席爾瓦– 工程
- 馬蒂亞斯·比倫德 – 弦樂編排、弦樂、錄製
- 馬蒂亞斯·喬韓森 – 小提琴
- 大衛·布科夫斯基– 大提琴
- 喬納斯·桑德 – 法國號編排、錄製、色士風
- 史蒂芬·菲丁 – 長號
- 卡爾·奧蘭德森 – 小號
- 史蒂芬·佩爾森 – 小號
- 托馬斯·帕克·蘭普金斯 – 編程
- 麥克倫登先生 – 製作
- 克里斯托弗·特魯伊 – 工程
- 傑里米·萊爾托拉 – 結他
- 彼得·斯文森 – 編程、電子琴、結他、電低音結他、打擊樂器
- 特拉維斯·塞爾斯 – 製作、編程、電子琴、電低音結他
- 邁克爾·福斯特 – 編程、打擊樂器
- 瑞恩·馬修·泰德 – 編程、電子琴、電低音結他
- 東方三博士 – 製作
- 羅倫·曼二世 – 鼓(附加)
- 喬希·康納利 – 結他
- 阿里·帕雅米 – 編程、電子琴、結他、電低音結他、打擊樂器
- 邁克·福斯特 – 詞曲作者
- 喬·薩拉薩爾 – 詞曲作者
- 告示牌 – 編程、電子琴、電低音結他、打擊樂器
Remove ads
榜單
Remove ads
認證與銷量
发行历史
備註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