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古泰
婆羅洲古國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古泰,又譯庫台,是一个历史地區,在婆罗洲岛屿上的印度尼西亚东加里曼丹省,也是当地民族的名稱,人口约有300 000,他们有自己的,同名的语言,還有他们自己的丰富历史。今天此名字保留在三个在东加里曼丹行政區之中,库台卡塔内加拉县、西库台县和东库台县。當地主要河流是馬哈坎河。
历史
通常他們的历史分为两个时期,分別是早期約莫时间为350-400年的古泰Martadipura階段和后来大约1300年开始的古泰卡塔內加拉阶段。第一个時期产生了印度尼西亚已知最早的铭文。

古泰Martadipura是一個於4世纪或更早時間,位于东加里曼丹古泰地区的印度教王国。[1]:52 它是印度尼西亚历史上最早的一个古国。有七塊石碑,或稱為yūpa(“牺牲柱”),在古泰卡曼河口附近的馬哈坎河被发现。[2] 這些基座刻有印度帕拉瓦文並寫著"一个给婆罗门祭师的礼物"。字體的風格可以追溯到4世紀後半葉。[3] 據信这些宗教分别在大約2和4世紀被带到印度尼西亚,當時印度商人抵达蘇門答臘島、爪哇岛和苏拉威西岛。[4]
有三位統治者的名字從銘文中知道。第一个被提到的统治者是Kuḍungga,“男人之王”(納倫德拉),他的儿子Aśwawarman,獲封為“王朝创始人”(vaṇśa-kartṛ),以及前者孙子和後者儿子穆拉瓦爾曼被称为“帝王”(拉金德拉)。由於Kuṇḍungga似乎沒有一个印度式的梵文名称,而其他两个則有,據推测他是个土生的领导人(达雅人)而他的儿子Aśwawarman採用了印度化信仰。[3] 就是穆拉瓦尔曼要求建立这些铭文。虽然他的两位前任没有什么已知军事行动,“拉贾” 穆拉瓦尔曼被表明已经在戰爭中征服了他的邻国。他还據稱已经透過一個称為“asvaredjwa”的当地仪式增加了古泰的領土。这个仪式要求马匹释放他的土地。自由漫游的马的足跡被視为这片土地属于古泰的证据。穆拉瓦尔曼也據知向他的神供奉黃金。 他的王国的名称沒有在铭文提及,也没有任何其他同期在这一地区的外國的文件提過。在這些柱子豎立之後,這個王國不知道變成了什麼。古泰這個名字可能與1365年爪哇的满者伯夷诗集爪哇史頌的Tuñjung Kute一樣古老,反映了一千年前使用的原始名稱。
Remove ads
大約在13世紀末,古泰卡塔內加拉王国在特潘巴圖或古泰喇嘛地区建立。已知的第一个統治者是阿吉·巴塔拉·阿貢·德瓦·薩克提,據信統治時間為1300年-1325年。[2]在位於1635年至1650年的Aji Pangeran Sinum Panji Mendapa成功征服古泰Martadipura王國,並且合并这两个领域成為「古泰卡塔內加拉和馬塔迪普拉王國」(Kutai Kartanegara Ing Martadipura)。
1667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攻擊苏拉威西岛上的望加锡,造成布吉人的戈瓦王国垮台。一些布吉人在Lamohang Daeng Mangkona或Pua Ado一世的领导下移民到邻近婆罗洲(加里曼丹)的古泰,而古泰的统治者允许了他们居住在位於卡朗穆木斯河的美兰带(Kampung Melantai),现在被称为塞利利(Kampung Selili)。这個定居點最终发展成为现代城市沙馬林達。
伊斯兰教自17世纪就主導了當地(大多数的布吉人是穆斯林),而执政於1732年-1739年左右的阿吉·穆罕默德·伊德里斯,是第一個使用伊斯兰名字的統治者。
內戰結束後,Aji Imbut在1780年成為統治者(是為阿吉·穆罕默德·穆斯林杜丁(Aji Muhammad Muslihuddin))之後,於1782年將首都從佩馬朗甘(Pemarangan)搬到了特潘潘丹(Tepian Pandan)。[2] 首都的名称最终从Tangga Arung發展成今日的登加龍。
在1844荷兰打败了苏丹阿吉·穆罕默德·薩勒胡丁,迫使他流亡,并直接控制古泰。
日本在1942年入侵當地並承认一个「Kooti王国」,作為天皇的一个附庸國。在1945年古泰和它的邻国加入了东加里曼丹联盟。
1949年,古泰最終成为印度尼西亚联合共和国一部分。
古泰语
當地的传统语言被称为登加龍古泰語并且被視為是马来語的一种,[6][7] 如南面的班加語,西面的哥打班恩古泰語,北面的伯勞語和其他更加遥远的語言。[8] 因此登加龍古泰語泰属于南島語系的语言。
参看
- 庫台国家公园
参考文献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