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臺灣臺北地方檢察署
台湾检察机关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臺灣臺北地方檢察署,中華民國對應於臺灣臺北地方法院設置的檢察機關,一般被簡稱為臺北地檢署或北檢,另有一稱「天下第一檢」[2]。與同在臺北都會區的新北地檢署、士林地檢署合稱北三檢[3]。

Remove ads
沿革
台灣自日治時期引入西方法制開始,司法機關長期審檢不分,因此臺北地方法院檢察署於日治時期的前身「臺北地方法院檢察局」係隸屬於當時的臺北地方法院;1945年國民政府接收台灣,同年11月1日接收該局業務,並將該局更名為「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檢察處」時,仍然維持審檢不分的體制;迄1980年7月1日,審檢始分隸。
審檢分隸後,1989年12月24日《法院組織法》修正,改名「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檢察署」,機關首長「首席檢察官」亦同時改稱為「檢察長」。
管轄區和分局

樓層介紹
機關組織
- 檢察長
- 襄閱主任檢察官
- 主任檢察官
- 檢察事務官
- 法醫室
- 書記處
- 紀錄科
- 執行科
- 文書科
- 研究考核科
- 總務科
- 資料科
- 訴訟輔導科
- 法警室
- 觀護人室
- 人事室
- 會計室
- 統計室
- 政風室
- 資訊室
歷任首長
Remove ads
爭議
2015年7月24日,在反課綱運動學生與民眾闖入教育部事件中,警方於凌晨4時20分起非法逮捕在現場採訪的記者以及沒收其器具,因北檢在沒有合理的理由下,限制這三位記者的住居。自由時報晚間22時47分針對該限制住居處分發出質疑與抗議聲明。[11]
2022年12月16日,臺北地檢署遭不明人士田山盛國侵入,於頂樓懸掛中華民國國旗處上方,加掛一面民主進步黨黨旗。該男子後被依《中華民國刑法》無故侵入建築物罪起訴。[12][13]。
2024年9月初,鏡週刊報導檢方在偵查過程中,發現有與京華城案相關的證據,並據此認定柯文哲涉有重嫌。三立新聞與菱傳媒也傳出類似報導。外界質疑台北地檢署違反偵查不公開原則,主動把證據外洩給特定媒體。台北地檢署則否認有洩密或操縱輿論,並主動分他字案追查洩密事宜。2024年9月13日與9月16日,台北地檢署針對洩密事件,分別約談菱傳媒與三立新聞的記者[14][15]。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