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台灣太陽能產業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台灣太陽能產業是由中華民國政府自2000年開始推動太陽能光電,但於2010年推動政府電力收購制度(Feed-in Tariff, FIT)機制後,安裝量方開始顯著成長。另外,建置成本大幅下降,也是2010年後成長的主因。這使得原本以外銷導向的光電產業,內銷比例逐漸成長。
台灣整體年均日照接近1,800小時,發展條件良好[1]。政府目標於2025年,太陽光電累計安裝容量達2,000萬瓩(20GW),其中屋頂型太陽光電目標800萬瓩(8GW),包括水域面積在内的地面型太陽光電1,200萬瓩(12GW)[2]。
统計
截至2022年12月底,台灣太陽光電累計裝置容量為9,724.00千瓩(9,724 MW),占全部再生能源裝置容量的比例為68.8%[3],2022年發電量為106.75億度(10.675 GWh),占可再生能源發電比例為44.8%,占總發電3.7%[4]。台灣2020年新增太陽光電裝置容量为1.67 GW,占全球新增比例为1.31%。[5]
台灣太陽光電歷年累計裝置容量與發電量圖如下:
![]() |
Remove ads
另見
外部鏈接
- 經濟部能源局(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經濟部能源局太陽光電單一服務窗口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太陽光電產業協會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中華民國太陽光電發電系統商業同業公會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SEMI太陽光電委員會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参考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