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台灣日治時期水道設施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台灣日治時期水道設施
Remove ads

臺灣進入日治時代後,為改善衛生環境,總督府便聘請威廉·巴爾頓為衛生工程顧問技師,進行衛生相關工程的調查與設計,開始建設現代化的供水設施,以取代傳統汲取溪水、鑿井的取水方式。這些一系列的供水設施,在當時稱為「水道日语水道」(日语:水道すいどう suidō),包括淨水廠上水道等供應自來水的整體系統。水道設施最初規劃於淡水基隆兩座港埠都市,因考量港口有大量的船隻來往及停泊,急缺乾淨的自來水。淡水水道(滬尾水道)首先在明治29年(1896年)動工,並於兩年後完工[1]。之後陸續在各市街、部落設置水道設施。水道設置的主要原因是改善市街的衛生和提供水源,其他則是為了提供偏遠移民村、部落用水,以及軍事、產業設施用水等原因[2]

Thumb
1939年台灣上水道分布圖

根據昭和16年(1941年)統計,全台合計有157處水道設施[3]。現今這些水道設施多由台灣自來水公司管理,部分設施至今仍在使用中,部分已登錄為文化資產。

Remove ads

水源地

水源地通常在市街地的外圍,部分位在地勢較高之處。許多縣市有「水源」、「水源地」的地名,便是得名於附近的水源地。水道的水源分為以下幾類:

  • 表面水:水源來自河川、湖泊。
  • 伏流水:為流動或儲存於河道下方砂礫石層中的水源。
  • 地下水:水源由鑿井取得。
  • 湧泉

水道設備

自來水須經過取水、淨化、供給等處理程序,分別由不同的設備所運作,例如堰堤、集水井、唧筒室、過濾池、沉澱池、淨水池、配水池等。

分布

Thumb
台北水道
Thumb
草山水道系統第三水管橋側面
Thumb
淡水水源地

台北州

台北州內合計有16處水道設施[3]

更多信息 水道名稱, 創建年代 (年) ...
Remove ads

新竹州

Thumb
新竹水道

新竹州內合計有12處水道設施[3]

更多信息 水道名稱, 創建年代 (年) ...
Remove ads

台中州

Thumb
彰化水道

台中州內合計有22處水道設施[3]

更多信息 水道名稱, 創建年代 (年) ...
Remove ads

台南州

Thumb
台南水道
Thumb
嘉義水源地水錶室

台南州內合計有11處水道設施[3]

更多信息 水道名稱, 創建年代 (年) ...
Remove ads

高雄州

Thumb
高雄水道淨水池

高雄州內合計有13處水道設施[3]

更多信息 水道名稱, 創建年代 (年) ...
Remove ads

花蓮港廳

花蓮港廳內合計有11處水道設施[3]

更多信息 水道名稱, 創建年代 (年) ...

台東廳

台東廳內合計有38處水道設施。

更多信息 水道名稱, 創建年代 (年) ...
Remove ads

澎湖廳

澎湖廳內合計有1處水道設施[3]

更多信息 水道名稱, 創建年代 (年) ...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