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史蒂芬·米蘭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史蒂芬·艾拉·米蘭(英語:Stephen Ira Miran,1984年—)是一名美國經濟學家,自2025年3月起擔任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1]。他曾是哈德森灣資本管理公司的資深策略師、資產管理公司Amberwave Partners的共同創辦人,以及曼哈頓政策研究所的兼任研究員[2]。
Remove ads
早年生活和教育
米蘭出生於1984年[3]。他於2005年畢業於波士頓大學,主修經濟學、哲學和數學。2010年,他獲得哈佛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4]。他的博士論文題目是「家庭儲蓄行為與財政政策論文」(Essays on household saving behavior and fiscal policy),他的博士導師是馬丁·費爾德斯坦[5]。
職業生涯
2020年至2021年,在史蒂芬·梅努欽擔任財政部長期間,米蘭擔任財政部經濟政策顧問[6]。
米蘭於2024年2月起在哈德森灣資本管理公司擔任資深策略師,為期12個月[4]。
2024年12月22日,當選總統唐納·川普宣布提名米蘭擔任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他於2025年3月12日獲參議院確認出任此職[7]。他以53比46票獲得確認。所有53位共和黨人都投了贊成票,而所有46位民主黨人和無黨派人士都投了反對票。參議員譚美·達克沃斯沒有投票[8]。
2025年8月7日,總統川普宣布提名米蘭擔任聯準會理事,接替提前離職的阿德瑞娜·庫格勒,以完成至2026年1月31日為止的剩餘任期。[9]
經濟觀點
米蘭對於聯準會主席傑洛姆·鮑爾建議在2020年推出重大刺激方案提出批評[10]。
2024年7月,米蘭與伊朗裔美國經濟學家魯里埃爾·魯比尼共同撰寫論文,指責財政部減少長期票據和債券的比重、降低殖利率、延長通貨膨脹[11]。
2024年11月,米蘭出版了《重組全球貿易體系的用戶指南》(A User's Guide to Restructuring the Global Trading System)[12],研究探討川普回任總統後重塑國際貿易的工具,該文分析了美元高估背景下的關稅和貨幣策略,並提出了潛在的市場後果。分析家推測,川普第二屆任期關稅可能跟隨這份文件,並促成所謂的「海湖莊園協議」[13]。
米蘭的觀點與川普的貿易保護主義經濟哲學一致,他推崇使用關稅作為減少貿易赤字和促使貨幣兌美元升值的工具。米蘭斷言反對關稅的經濟共識是錯誤的,並聲稱大多數關稅模型都沒有考慮到貿易赤字[14]。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