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司徒氏通俗图书馆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司徒氏通俗图书馆,位于中国广东省江门市开平市赤坎镇堤东路17号,是一座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近代建筑。该馆由旅居美国、加拿大等地的华侨及本地文化教育界人士于1920年发起筹建,1923年奠基,1925年落成开放,旨在推动民智启蒙与文化教育的发展。[1]
图书馆由广州市永和建筑公司承建,为三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大楼,前设院庭。馆内设有地下阅览室、二层藏书室与借书处、三层为会议室及归国华侨俱乐部。馆藏逾万册,涵盖《四库全书》《万有文库》及多部世界名著译本,亦收藏多件珍贵文物,包括慈禧太后御笔“龙”字(由司徒仲实捐赠)、殿试试卷、司徒槐所赠巨幅油画、尚楫捐赠的鳄鱼标本等。
1926年,旅居加拿大的司徒氏华侨捐资在楼顶加建钟楼,钟为波士顿制造。大楼正门石刻“司徒氏通俗图书馆”由冯百砺题写,三楼正面匾额“司徒氏图书馆”则由谭延闿题书。
在抗日战争期间,赤坎地区两度遭日军侵袭,图书馆藏书及设施严重损毁,自此停办,历时三十八年。此后原址先后作为多种政府及集体单位使用。1982年,图书馆得以复办并重新对外开放,成为赤坎重要文化地标之一。
1983年,司徒氏通俗图书馆被公布为开平市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7月17日,作为“赤坎旧镇近代建筑群”的组成部分,列入第四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2][3]。
Remove ads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