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法務部調查局
台湾行政机构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法務部調查局,簡稱調查局,是中華民國的犯罪偵查與情報機構,隸屬於法務部。總部位於臺灣新北市新店區,於省及直轄市設有調查處與航業調查處,於各縣市設立調查站。負責執行維護國家安全與偵辦重大犯罪之工作;另於北部、中部、南部、東部等4個地區設立機動工作站(舊稱「機動組」),作為專責辦案單位。
Remove ads
歷史
1928年1月,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聯絡參謀戴笠成立「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密查組」,專司國民革命軍北伐前線軍事情報之調查蒐集,為中華民國最初的情報調查組織。
1932年9月,國民政府再成立「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簡稱“軍統”),下轄二處:第一處負責中國國民黨黨務,第二處負責情報。
1937年開始對日抗戰,軍統重組:軍統局第一處改為「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調查統計局」(簡稱「中統」),為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所屬機構;原軍統改為專責軍事情報(今國防部軍事情報局)。
中國抗日戰爭勝利後,1947年4月17日,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決議撤銷中統局。[1]:8336隨後,中統局更名為中國國民黨黨員通訊局(簡称“黨通局”),局長仍為葉秀峰。為减轻国民党各级党部机构膨胀、党费开支过大,党通局的领导机关和党派调查室留在各级党部内,其他单位转移至各政府部门(如国民政府主计处统计局第六、七科,内政部第四处,经济部特种经济调查处),但实际还是由党通局领导。
1949年4月,黨通局改隸中華民國內政部,更名為內政部調查局;同年12月,調查局隨中華民國政府遷台。1955年,國防部保密局改組為國防部情報局,保防偵查等業務撥歸調查局。
1956年6月1日調查局改隸司法行政部(今法務部)而更名為司法行政部調查局,1980年8月1日再隨司法行政部更名為法務部而更名為法務部調查局[2]。
1997年4月23日,依據行政院核定之《法務部調查局洗錢防制中心設置要點》,調查局成立「洗錢防制中心」,執行金融情報中心及防制洗錢所涉相關業務。1998年6月,艾格蒙聯盟第六屆年會,調查局洗錢防制中心加入艾格蒙聯盟。2007年12月19日,總統令公布《法務部調查局組織法》,第2條第7款明定調查局掌理「洗錢防制事項」,第3條明定調查局設「洗錢防制處」[3]。
Remove ads
歷任局長
Remove ads
組織[4]
- 局長一人,職務列簡任第十三至十四職等
- 副局長三人,職務列簡任第十二職等
- 主任秘書,職務列簡任第十一職等至十二職等
- 副局長三人,職務列簡任第十二職等
|
|
|
![]()
|
|
|
職責
依據《法務部調查局組織法》之規定,調查局負責業務包括兩大任務與一項工作。
- 兩大任務:法務部調查局是中華民國的司法調查機關,主要任務為維護國家安全與偵辦重大犯罪,包括防制內亂罪與外患罪[a];保護國家機密;協同國安局、國防部對抗來自境外的資訊戰與認知作戰(國防部、外交部與陸委會處理境外、調查局配合數發部鎖定境內在地協力者及有用的白痴)、貪瀆防制和賄選查察、國內安全調查,以及防制非法槍械、毒品、組織犯罪、詐騙集團與洗錢等。
- 一項工作:法務部調查局為有效打擊犯罪,設立鑑識科學、資通安全等專業單位,以提升維護國家全及偵辦重大犯罪之能力。除此之外,亦受理民間服務工作,如親緣與DNA比對[13]、焚毀鈔票的鑑定[14][15],貨幣、酒類等真假辨別(藉以追查偽鈔與假酒來源)等。
在資通安全處下設有資安實驗室,2006年建置完成,同年12月26日經總統陳水扁揭牌後啟用,為台灣首座數位鑑識實驗室。於2013年11月28日正式通過ISO/IEC 17025國際認證規範,係率先取得財團法人全國認證基金會(Taiwan Accreditation Foundation;TAF)認可之具備「資訊重現」能力之鑑識科學實驗室。服務項目包括:電腦鑑識、數位資料儲存媒體鑑識、行動裝置鑑識、多媒體檔案鑑識、毀損硬碟資料回復[16][17]。
Remove ads
選任
與一般公務員之高普考不同,須經公務人員特種考試法務部調查局調查人員考試方可入選。
- 三等考試
- 調查工作組(選試英語、德語、法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日語、韓語、俄語)
- 法律實務組
- 財經實務組
- 化學鑑識組
- 醫學鑑識組
- 電子科學組
- 資訊科學組
- 營繕工程組
- 四等考試
- 調查工作組
- 財經實務組
考試類組暫定需用名額等考試訊息,仍須俟請辦考試計畫經考試院會議審議通過後,再予公告。(約於4月間) [18]
參見
註釋
参考文献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