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吉野彰

研究者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吉野彰
Remove ads

吉野彰(日语:吉野 彰よしの あきら Yoshino Akira ?,1948年1月30日),日本化學家,福井謙一的再傳弟子[1],現任旭化成研究員、名城大學教授。紫綬褒章表彰。

事实速览 吉野彰, 出生 ...
事实速览 日語寫法, 日語原文 ...

吉野是現代锂离子电池(LIB)的發明者,曾獲得工程學界最高榮譽全球能源獎英语Global Energy Prize[2]查尔斯·斯塔克·德雷珀奖,並獲得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

Remove ads

生平

1948年出生於日本大阪府吹田市。因憧憬量子化學權威、日本首位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福井謙一而考入京都大學工學部石油化學科,接受福井教授指導,並於1970年畢業[1]。1972年獲工學碩士學位(京都大學),2005年獲工学博士學位(論文博士,大阪大學)。

1972年吉野進入旭化成工業株式會社(現·旭化成株式會社),1994年擔任AT&T技術開發部長,1997年擔任旭化成(株)離子二次電池事業推進室室長,2003年升任旭化成研究员。2005年至今擔任旭化成(株)吉野研究室室長。

發明現代鋰電池

1980年代,因應手機筆記型電腦進入全球發展期,「高容量小型可充電電池」成為迫切需求。吉野彰於1981年著手研究,挑戰聚乙炔鋰電池難以克服的體積大、不穩定問題。值得一提的是,聚乙炔導電化合物的日本發現者白川英樹後來獲得了2000年諾貝爾化學獎

1983年,吉野運用鈷酸鋰(LiCoO2;氧化鈷的化合物,由約翰·B·古迪納夫水島公一等人發現)開發陰極,運用聚乙炔開發陽極,在1983年製出世界第一個可充電锂离子电池的原型[3][4]。1985年克服諸多技術問題,徹底消除金屬鋰,確立了可充電含鋰鹼性鋰離子電池(LIB)的基本概念,並取得日本註冊專利[5]

吉野彰的鋰電池突破以往鎳氫電池的技術限制,開啟了行動電子設備的革命。由於極高的安全性、穩定的能量輸出以及合理的價格,鋰離子電池最終於1991年由SONY西美緒團隊首次商業化。

2014年,美国国家工程院公认约翰·B·古迪纳夫、西美緒、拉奇德·雅扎米英语Rachid Yazami和吉野彰为現代锂离子电池所做的先驱性和领先性的基础工作[6]。在日本媒體的預測中,吉野彰被看好角逐諾貝爾獎[7][8]

Remove ads

榮譽

日本勋章奖章

论文

学位論文

論文・解説

註釋

參考資料

參見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