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名田高梧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名田高梧(英語:Kogonada,或寫作「:: kogonada」)是一名韓裔美國導演。本名不詳,藝名靈感取自日本作家野田高梧,但經常被音譯為「郭共達」。早期以製作影像散文聞名。他所執導的首部劇情長片《在哥伦布》於圣丹斯电影节首映;第二部劇情長片《楊之後》入圍第74屆戛纳电影节一種注目單元。
經歷與職涯
名田高梧出生於大韓民國,幼時和家人移民至美國,在印第安納州與芝加哥成長[1]。名田高梧曾居住在納什維爾[2],現與妻子和兩子居住在洛杉磯[1]。
名田高梧只想透過作品和世人交流,且對自己的英文名字沒有認同感,也想保有隱私,因此從未公開自己的本名[3][4]。名田高梧身為電影學者,曾以研究日本導演小津安二郎攻讀博士學位,其藝名即是取自經常和小津安二郎合作的編劇野田高梧。在西班牙語中,「nada」(名田)意指「無」,呼應小津安二郎墓碑上的「無」字,因此藝名才取作「名田高梧」[3][5][1]。
名田高梧和妻子一同觀賞美國電視劇《絕命毒師》時,被劇集的鏡位所吸引,於是在2012年創作了他的首部影像散文《絕命毒師/POV》[2][6]。2013年,名田高梧受英國電影協會之託,為《視與聽》創作分析是枝裕和的影像散文《是枝裕和的世界》(The World According to Koreeda Hirokazu)[2],之後也受到標準收藏等組織的委託進行創作研究[2][4]
2010年代中期,居住在納什維爾的名田高梧,不滿足於創作紀錄片與品牌內容的生活,剛巧他分析電影形式的影像散文受到好萊塢的注意,於是成了他轉往好萊塢發展的契機[1]。名田高梧閱讀《紐約時報》的一篇文章,得知哥倫布是現代主義建築物的聖地,於是他造訪該城市,催生出首部劇情長片《在哥伦布》[7]。《構築心方向》於2017年在圣丹斯电影节首映[8][9],並獲得影評人廣泛的好評[10][11]。
2018年,泰瑞莎·朴取得亞歷山大·溫斯坦所著之短篇小說《向楊說再見》(Saying Goodbye to Yang)的翻拍版權,並由名田高梧負責編劇、執導[12]。2019年,改編電影正式定名為《人造眷戀》[13],並在2021年7月於戛纳电影节首映[14]。《人造眷戀》同樣獲得影評人的好評[15][16]。
2020年10月,名田高梧確定加入改編自李珉真所著之《柏青哥》的同名改編影集,負責執導第1季4集集數,同時出任監製[17]。該劇於2022年3月25日上線[18][19],他的導演表現依舊獲得影評人的讚賞[20][21]。
Remove ads
作品
獎項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