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吻斑藍吻犁頭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吻斑藍吻犁頭鰩
Remove ads

吻斑藍吻犁頭鰩學名Glaucostegus cemiculus),又稱吻斑藍吻犁頭鰩,為軟骨魚綱犁頭鰩目藍吻犁頭鰩科藍吻犁頭鰩屬的其中一[4],被IUCN列為極危保育類動物,分布於東大西洋葡萄牙安哥拉海域,包括地中海[5],深度9至100公尺,本魚體延長而平扁,寬的三角形吻部,尖端有寬圓的喙軟骨,寬斜的鼻孔,前開口狹窄;盤中央增厚,長度為寬度的1.2-1.3倍,上顎有62-72排牙齒;鼻孔大而斜,長度為鼻內寬的1.4倍,上身為純棕色,下身為白色,吻部有一個黑色斑點,幼魚比成魚更明顯,眼睛較小,喙脊較窄,前鼻葉較短、後鼻葉較窄,眼睛內緣、肩部以及沿著脊柱和尾部都有短刺,體長可達242公分,體重可達49.9公斤,棲息於沿海沙泥底質海域,為底棲性魚類,肉食性,以甲殼類、其他無脊椎動物和魚類為食,卵胎生,雌魚妊娠期約五至八個月,一次可產下4至6尾幼魚,可做為食用魚,通常被商業捕蝦船用拖網或流刺網捕獲。

事实速览 吻斑藍吻犁頭鰩, 保护状况 ...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