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哥伦比亚—尼加拉瓜关系
双边关系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哥伦比亚-尼加拉瓜关系是指哥伦比亚共和国与尼加拉瓜共和国之间的双边关系。两国存在领土争议,并对哥伦比亚反政府武装组织哥武的立场存在分歧。
这两个西班牙语美洲国家在加勒比海临近尼加拉瓜海岸线的圣安德列斯-普罗维登西亚和圣卡塔利娜群岛省部分岛屿、礁滩及周边约15万平方公里海域存在主权争端。争议领土包括:圣安德烈斯岛、普罗维登西亚岛、圣卡塔利娜岛,以及龙卡多尔浅滩、塞拉纳浅滩、塞拉尼拉浅滩和基塔苏浅滩等区域。海域划界争议焦点在于群岛以西至哥伦比亚主张的西经82度线边界间约15万平方公里水域,尼加拉瓜拒绝承认此边界,而国际法院裁决支持尼加拉瓜立场。两国在该区域屡次发生冲突。[1]自1931年美国占领尼加拉瓜期间签订条约以来,该群岛一直由哥伦比亚实际控制,目前哥伦比亚仍维持对其的实际管辖。[2]
Remove ads
历史
1985年,尼加拉瓜处于桑迪尼斯塔革命时期,哥伦比亚总统贝坦库尔领导的政府与巴拿马、墨西哥、委内瑞拉共同组成康塔多拉集团。该集团在联合国支持下推动调停工作,旨在化解萨尔瓦多、尼加拉瓜和危地马拉的内部武装冲突。[3]

哥伦比亚主张,1928年至1930年签署的埃斯古拉-布尔肯纳斯条约是其对争议岛屿拥有主权的法理依据。[4]
尼加拉瓜则认为该条约签署时本国正处于美国军事占领下,因此条约应属无效。其后依据1948年《波哥大公约》第31条提出上诉,要求通过国际法院(ICJ)裁决争端。哥伦比亚援引该公约第6条反驳,主张公约不适用于已通过《埃斯古拉-布尔肯纳斯条约》解决的既往争议。[4]
2001年12月6日,尼加拉瓜向国际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解决这一争端。[5]
尼加拉瓜总统丹尼尔·奥尔特加还声称哥伦比亚距圣安德烈斯群岛过远,不具备主张主权的条件,并指责哥伦比亚奉行“帝国主义”和“扩张主义”政策。2007年12月12日,奥尔特加甚至下令尼加拉瓜军队做好与哥伦比亚作战的准备。[6]哥伦比亚政府回应称将等待国际法院裁决,不予置评奥尔特加的言论。
2007年12月13日上午10时,国际法院作出最终裁决。[7]法院裁定哥伦比亚对圣安德烈斯群岛中三大主要岛屿拥有主权,终结了长期主权争议,同时宣布国际法院对海洋划界争议的其他方面拥有管辖权。[8]
2012年11月19日,国际法院将此前未裁决主权的7个争议岛屿判归哥伦比亚,理由是哥伦比亚行使主权的时间更早。但将圣安德烈斯群岛附近部分海域划归尼加拉瓜。[9]
2013年,尼加拉瓜以哥伦比亚骚扰其航运船只、侵犯其海洋主权为由,再次向国际法院提起诉讼。哥伦比亚对国际法院的管辖权提出异议,但国际法院依据《波哥大公约》第31条驳回哥方主张,确认其对此案拥有管辖权。[10]
哥伦比亚观察家报指出,尼加拉瓜可能通过启动新裁决获取领土,以解决以往任何协议或条约均未明确的海上边界问题,涉及龙卡多尔、基塔苏和塞拉纳浅滩等区域。针对哥伦比亚主张的西经82度线边界,尼加拉瓜意图通过重新划界扩大其海域。[11]
哥伦比亚前总统阿尔瓦罗·乌里韦和外长费尔南多·阿拉霍表示,哥伦比亚需证明这些礁滩属于其领土。乌里韦总统指出,《埃斯古拉-布尔肯纳斯条约》未涉及礁滩主权问题,因此哥伦比亚正与美国协商解决此类问题,并强调此举并非回应尼加拉瓜的主张,同时提及哥伦比亚已善意放弃先前对蚊子海岸的主权要求。[12]
奥尔特加对人质交换协议的评论
2007年12月14日,尼加拉瓜总统奥尔特加就哥伦比亚政府与哥伦比亚革命武装力量游击队正在进行的人道主义交流(人质交换)进程发表言论引发争议。奥尔特加呼吁被他称为“兄弟”的哥伦比亚革命武装力量释放被劫持的英格丽德·贝当古,并暗示哥伦比亚政府可能企图利用贝当古之死嫁祸该组织。[13]
哥伦比亚政府视此举为干涉内政,向尼加拉瓜提出正式抗议。哥方认为使用亲密称谓称呼毒品武装组织头目极不妥当。[14]
断交风波
2008年3月6日,尼加拉瓜总统奥尔特加宣布与哥伦比亚断绝外交关系,以回应哥伦比亚军队越境进入厄瓜多尔击毙包括高级指挥官劳尔·雷耶斯在内的多名哥伦比亚革命武装力量成员事件,并表示在哥伦比亚与厄瓜多尔的冲突中支持厄瓜多尔。[15]
参见
- 哥伦比亚外交
- 尼加拉瓜外交
- 尼加拉瓜领土争端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