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喬治·西默農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喬治·西默農(法語:Georges Simenon,法語發音:[ʒɔʁʒ simnɔ̃];1903年2月13日—1989年9月4日),比利時法語作家,出生於比利時的列日,一生中創作非常多有關推理的著作(超過450部),可能是20世紀最多產的一位作家。西默農成功的塑造朱尔·迈格雷探長(Jules Maigret)這位名偵探,並以他為主角創作一系列的小說,首部小說《Pietr-le-Letton》於1931年出版。許多作品後來改編成電影及電視劇。1947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法國作家安德烈·紀德、亨利·米勒與歷史學家艾瑞克·霍布斯邦對於西默農的作品皆有高度的評價,T·S·艾略特也曾經表達對於梅格雷探長的喜愛。
Remove ads
作品一覽
僅列出台灣中文版書目。(引用自徐錦成文章〈喬治.西默農在臺灣——兼懷胡品清教授〉,原書出版日期參考英語條目更改)[1]
- 《岔路口之夜》(La nuit du carrefour,1931)郭功雋譯,臺北:實學,1967年3月(?)(按:本書未標明出版日期,但書前簡介註記「56年3月」)
- 《貝森夫人》(Maigret et la vieille Dame,1950)阮次山譯,臺北:水牛,1969年3月
- 《運河命案》(原書名不詳)郭功雋譯,臺北:商務,1969年4月(按:本書作者中文名誤植爲「馬哥」——即書中之探長Maigret)
- 《催命犬》(Le chien jaune, 1931)龍華譯,臺南:王家,1975年4月
- 〈聖費阿克事件〉(L'affaire Saint-Fiacre,1932)胡品清譯,臺北:中國文化學院,1980年3月(收錄在《法國當代短篇小說選》,且為節譯)
- 《探長與殺手》(Maigret et le tueur, 1969)陳蔚青譯,臺北:水牛,1981年10月
- 《人頭》 (La tête d'un homme, 1931) 鄭秀美譯,臺北:星光,1986年11月
- 《探長的耐性》(La patience de Maigret,1965),闕瑞湘譯,臺北:遠流,1998年2月
- 《雪上污痕》(La neige était sale, 1948),藥淑燕譯,臺北:還流,1999年6月
- 《探長與竊賊的妻子》(Maigret et la Grande Perche, 1951),陳蒼多譯,臺北:新雨,2001年1月
- 《黄狗》(Le chien jaune, 19361),孫桂榮譯,臺北:木馬文化,2003年2月
- 《屋裡的陌生人》(Les inconnus dans la maison, 1940),程鳳屏等譯,臺北:木馬文化,2003年2月
- 《超完美鬥智》(La tête d'un homme,1931),阮若缺譯,臺北:木馬文化,2003年4月
- 《雪上污痕》(La neige était sale, 1948),楊啓嵐譯,臺北:木馬文化,2003年5月
- 《我的探長朋友》(Mon ami Maigret,1949),顏湘如譯,臺北:木馬文化,2003年7月
- 《看火車的男人》(L'homme qui regardait passer les trains, 1938),張穎綺譯,臺北:木馬文化,2003年9月
- 《佳人之死》(La mort de Belle, 1952),楊啓嵐譯,臺北:木馬文化,2003年11月
- 《雙面路易》(Maigret et l'homme du banc,1953),張顆綺譯,臺北:木馬文化,2003年12月
- 《探長的猶豫》(Maigret hésite, 1968),孫桂榮(逸風)譯,臺北:木馬文化,2004年1月
- 《小聖人》(Le petit saint, 1965),程鳳屏譯,臺北:木馬文化,2004年4月
- 《不情願的證人》(Maigret et les temoins récalcitrants, 1959),尹琉譯,臺北:木馬文化,2004年5月
- 《給法官的一封信》(Lettre à mon juge ,1947),林崇慧譯,臺北:木馬文化,2004年6月
Remove ads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