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亚洲四小龙

冷战中后期亚洲四个高速发展的经济体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亚洲四小龙
Remove ads

亞洲四小龍是指自1960年代至1990年代,亚洲四個高速成長的經濟體韩国台湾新加坡香港[1]。亞洲四小龍在1960年代開始至今經濟高速成長。它們利用已開發國家發展中國家轉移勞動密集型產業的機會,吸引大量的外資和技術,利用本地廉價而良好的勞動力優勢,適時調整經濟發展策略而發展迅速,成為东亚東南亚日本後新興的已開發國家或地區(雁行理论),也成為東亞和東南亞地區的經濟“火車頭”之一,其成功的經濟發展過程和經驗是發展經濟學研究的典型例子。如今亞洲四小龍均被列入已開發經濟體行列。根據IMF統計,2023年人均GDP分别:新加坡為84,730美元,香港為50,030美元,臺灣為33,907美元,韓國為33,393美元[2][3]

事实速览 汉语名称, 繁体字 ...
Remove ads

名称

「亞洲四小龍」是20世纪通行於亞洲的名词与概念,西方將其稱為「亞洲四虎」(英語:Four Asian Tigers / Pacific Tigers,德語:Tigerstaaten, 法語:Les Quatre dragons asiatiques)。

另有「亞洲四小虎」(Tiger Cub Economies)一詞,指印度尼西亞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等四個亞洲新興經濟體[4]

基本概況

更多信息 經濟體, 首都/首府 ...
Remove ads

經濟指標

經濟成長率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四小龙经济起飞时,生产总值增速最高达10%。1993至2012年,亚洲四小龙生产总值平均增速在3.7%~6.0%之间[9]

更多信息 經濟體, 2025年Q1 ...
Thumb
1960至2014年间四小龙人均GDP增长[31]
Remove ads

國內生產總值(GDP)

更多信息 經濟體, 2022年 ...
Remove ads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

更多信息 經濟體, 2022年 ...
Remove ads

購買力平價(PPP)

更多信息 經濟體, 2022年 ...
Remove ads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PPP)

更多信息 經濟體, 2022年 ...
Remove ads

貨物貿易額

四小龙在高度外向型经济发展中,对日本市场的进口依赖和对美国市场的出口依赖甚高[33]。1988年1月29日,美国宣布,亚洲四小龙已不屬於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从1989年起取消其向美国出口商品所享受的普惠制待遇。这样,亚洲四小龙被迫在美国市场上同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同类产品竞争。同时,亚洲四小虎则利用普惠制待遇向美国市场扩大出口[34]。而四小龙在欧盟的市场占有率则于2001年被中国大陆超过[35]

更多信息 經濟體, 2021年 ...

外匯儲備

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四小龙都实行固定汇率制度。

更多信息 經濟體, 2021年 ...

黃金儲備

更多信息 經濟體, 2016年 ...

国际组织

更多信息 經濟體, 世贸组织 ...

影響

此後亞洲四小龍的發展歷程被亞洲許多經濟體如亞洲四小虎等借鑑,在10餘年後經濟得到大幅度的發展。但是由於過於依賴國際資本及偶有政治衝突,而成為當地經濟層面的一些隱憂,也是亞洲金融危機造成巨大損失的原因之一。亞洲四小龍的發展模式也成為拉丁美洲跳脫依賴理論的參考對象。

相關條目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