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衝鋒四驅郎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四驱小子》(ダッシュ!四駆郎)是日本漫畫家德田恐龍(1958年12月1日—2006年3月23日)創作的一部以迷你四驅車為題材的少年漫画創作作品。於小學館漫畫雜誌《快樂快樂月刊》1987年12月~1993年期間連載。單行本全14卷。台灣在盜版時代東立出版社譯為《追風小英雄》,曾於同社所發行的月刊《小英雄漫畫快報》上連載;1996年青文出版社代理後改譯為《衝鋒四驅郎》;動畫則由巨童文化代理發行《四驅郎》影音光碟,目前在市面上另有寶信資訊發行的《衝鋒四驅郎》影音光碟(不過兩家公司所收錄的劇集卻都只有24集而已),1997年霹靂衛星電視台則曾播出台語配音版本。而該作品曾經於1991上半年在香港無綫電視翡翠台以粵語配音播出,為響應無綫電視兒童節第4屆,又於1995年8月重播,直到2011年1月1日於無綫電視兒童台再次重播(主題曲換回原日版)。
電視動畫於1989年10月3日至1990年3月27日在日本播放,共25集。另有有一部OVA作品達修隊對地平線隊。動畫製作到漫畫第六卷的故事,打倒鬼堂院陣所率領的U軍團"黑鬼士車隊"結束。動畫版在描寫的故事中對於原作並沒有特別重視的角色"四驅郎祖母",作了相當多的描寫和演出。
Remove ads
主要角色
- 日之丸四驅郎(日ノ丸 四駆郎,配音員:野澤雅子(日本)/盧素娟(香港)):本故事的主角,熱愛迷你四驅車的少年,對於迷你四驅車有相當強的執著,技術上也是相當的驚人。幼年時從父親手中拿到了特製底盤,本來認為迷你四驅車只是單純的玩具,在父親的執著下改變了他原先的想法,所以說出了經典口頭禪「迷你四驅不是玩具!」。相當愛迷你四驅車的比賽,不管是什麼樣的比賽都會參加,對於將迷你四驅車視為玩具的人,會以比賽來改變對方的觀點,是個熱血行動派。
- 户田彈九郎/膽驅郎(戸田 弾九郎/タンクロー,配音員:玄田哲章(日本)/區瑞華(香港)):四驅郎碰上的迷你四驅愛好者,自稱"迷你四驅神童"。是四驅郎相當要好的朋友,數度在比賽中幫助四驅郎,在全國大賽中為了研究桃太郎侍隊所使用的前置馬達車,甚至不惜被當作背叛者看待,將愛車DASH-2"太陽"給改造成了前置馬達車。胃口大了些,在迷你四驅選手權地區預賽中對抗HELL CATS隊時,曾經在比賽中拿出飯糰當場大吃,也曾經因為吃太多東西而昏倒送醫。
- 南進驅郎(南 進駆郎,配音員:関俊彦(日本)/曾佩儀(香港)):有錢人家的公子,自稱"迷你四驅界改造第一人",對於高速改造和軌道比賽相當的在行。幼年時因家庭離異,和父親一同居住在豪華的城堡中,並施予英才教育。DASH軍團中出了名的小氣鬼,雖然是有錢人家,但是對於財物相當的執著,常常會因為這樣失去理智。比賽中鬥志上升後,額上會出現"南十字星"的傷痕,平時則不會出現。
- 地味貢二/崩九郎/奔驅郎(地味 貢二/パンクロー,配音員:津久井教生(日本)/林丹鳳(香港)):和南 進驅郎兩人從幼年時期就是相當要好的朋友,喜歡迷你四驅車但卻相當的懦弱,一旦化上妝即能發揮強勢的另一面,認識四驅郎後,只要鬥志上升就會"變身"成化妝後的姿態。相當的沒有主見,只要受到挫折就會打擊相當大。有兩分鐘內組裝完成一輛迷你四驅車的實力。
- 皇輪子/木互輪子(皇 輪子,配音員:佐久間玲(日本)/孫明貞(香港)):DASH軍團中唯一的女性成員,對於迷你四驅車的操控相當有心得。因為是女孩的緣故,所以對於某些恐怖的事情仍然沒有抵抗力,但面對比賽卻相當的果斷,是DASH軍團中不可或缺的中堅。
- 皇快男兒/木互快男兒(皇 快男児,配音員:中尾隆聖(日本)/李文輝(香港)):DASH軍團的召集人兼教練,同時也是輪子的親哥哥。所有DASH軍團的車都出自其之手,原來是木尾馬達公司的員工,和源驅郎是好友,也曾一同參加地獄之路競賽,因車禍受傷緣故,臉上多了條刀疤。後被送回日本,在因緣際會下遇見了四驅郎,帶領DASH軍團走入迷你四驅選手權比賽。
- 日之丸源驅郎(日ノ丸 源駆郎,配音員:仲村秀生):四驅郎的父親,也是所有DASH軍團車種之祖"DASH-0【地平線】"的創造者。為了完成其父親無法完成的"地獄之路"競賽,駕駛愛車"賓士吉普280GE"型在地球上的地底空洞中無止盡的比賽著。原來是木尾馬達公司的試車員,但是對於迷你四驅相當的著迷,所以作了不少設計圖,前置馬達車的設計也是其中之一。故事最後在地獄之路競賽第三回合中為了拯救四驅郎再度登場,比賽結束後恢復記憶和四驅郎重逢。
- 源太:意外撿到皇帝的窮苦孩子,因為比賽輸給四驅郎,心服口服的跟隨他,漫畫第7卷正式成為DASH軍團候補隊員。
- 鬼堂院姬子 配音員:小野寺啟子(日本)/樂蔚(香港) :U2軍團的隊長,被隊員稱為"公主",是DASH軍團在地區預賽中第三場比賽的強敵。雖然沒有陣的超人能力,但是卻有相當強烈的領導能力,全隊隊員都能一致服從她的領導。
- 鬼堂院陣 配音員:中村秀利(日本)/張炳強(香港) :U軍團黑鬼士車隊的隊長,原為前DASH軍團隊長,為了追求其更高的超人選手理想,和其他隊員一同離開了快男兒。離開前,快男兒將所製作的新車DASH-X1【原始皇帝】(ITEM 92063)交給陣使用,是最初的皇帝車種使用者。在小輪寺中擔任"超絕房"之房主,體能上和技能上遠超過四驅郎。將四驅郎視為最強對手,同時兩人私下也是相當好的朋友。
- 博:鬼堂院 陣所修行的寺院"小輪寺"的住持,同時也是U軍團的教練,和源驅郎及快男兒數年前在美洲大陸的OX國內認識,幫助源驅郎和快男兒逃脫當地保安官的控制。全國大賽決賽前,擔任DASH軍團的助理教練。對於氣功的修練相當有心得,漫畫結束後在源太居住的地方使用氣功替人治療,和蟑螂老頭、酒鬼船長及白鯨亭的老闆後來成為好朋友。
- 三皇帝:漫畫全國大賽篇中,在準決賽中和DASH軍團對決的優勝候補隊"重金屬樂團"的候補隊員,實質上是操縱正式隊員的真正幕後黑手。以聖 響子的DASH-X?【神聖皇帝】為首,帶領另外兩輛DASH-X?【風神皇帝】、DASH-X?【魔道皇帝】在決賽中讓四驅郎陷入苦戰。在全國大賽結束後,敗給神秘迷你四驅隊伍"黑風"。
- 木尾桃太郎:全國比賽優勝候補隊"桃太郎侍"隊的隊長,住在岡山縣木尾村,祖父為木尾馬達公司的老闆。因源驅郎的設計圖,木尾爺爺獨自開發了新型前置馬達車【紅色榮光】,並且交給了孫子桃太郎使用。由於前置馬達車的操縱和一般的迷你四驅車有完全不同的地方,所以桃太郎成為當地出名的車手。後和鬼堂院陣因比賽結識,原來打算在全國大賽中一較高下,但鬼堂院陣卻意外的敗給四驅郎,將四驅郎視為相當強勁的對手。人品相當高尚,擅長以德服人,也因為這樣認識了其隊伍的其他成員"猿渡赤彥"、"奧山喜次郎"、"犬神鬥太"、"偽 鬼堂院"(此人物沒有名稱,因假冒鬼堂院之名而暫用此名)。和四驅郎的比賽中因為放棄比賽救了彈九郎,被彈九郎視為救命恩人。在全國大賽之後,與四驅郎、鬼堂院陣、源太一同組成了"新DASH軍團"來參加地獄之路車賽。
Remove ads
迷你四驅
- 田宮模型為這個動畫作品製作了一系列可動模型車。
- 在日本,田宮模型每年有四驅車比賽。比賽方式包括一小時耐力賽。
- 在香港,亞洲電視台曾經有四驅車比賽。
1993年以前起,一共有7種根據田宮模型在比賽迷你四驅車上的底盤設計
- 一號底盤
- 最初的底盤,也是DASH-1號【01号】(ITEM 18012)第一次模型化所採用的底盤,構造相當的原始,離地高約10mm,相當適合越野比賽。
- DASH-2號【太陽】(ITEM 18015)同樣採用這個底盤,但也是最後一個使用這個底盤的迷你四驅車。
- 隨著近年來田宮模型出品的Memorial Box系列,這底盤的復克版本再度出現。
- Type-1底盤是Tamiya於1986年5月推出的第一款迷你4WD底盤,搭配小黃蜂Hornet Jr. 車款發售。
- 最初設計為田宮廣受歡迎的越野車設定。 選擇輪胎和齒輪設定時考慮到了越野行駛。底盤的整體設計基於Hotshot R/C越野車的設計,它沒有無線電或轉向系統。整體結構為傳動軸、齒輪、車軸、130摩打,是傳動軸驅動的迷你四輪驅動底盤的基礎。
- 由於Type-1的設計考慮到了越野賽車,它具有很高的地面間隙和高扭矩齒輪設定,適合越野賽道。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前保險槓外,沒有其他附加孔,因此不適合軌道行走和比賽。
- 底盤沒有使用塑膠/黃銅軸承等附件,所以滾珠軸承620等不能安裝在這個底盤上。使用的齒輪組合和現在主流也有很大分別。
- 由於Type-1是Mini 4WD系列中的第一個底盤,本身存在許多問題;例如某些零件無法正確固定,導電片接觸不良及齒輪的磨擦,導致動力損失。 摩打的周圍也沒有散熱的孔,容易過熱。這些問題在往後的底盤陸續獲得改善。
底盤資料
長度 127mm 寬度 80.5mm 軸距 80mm 離地距10mm 相容齒輪組 11.2:1/6.4:1/
- 二號底盤
- 從【前衛者Jr.】開始使用的新底盤,第一款將速度滾輪和橡膠光頭胎給納為標準配備的底盤。在四驅郎的故事中,第一個使用這個底盤的隊伍,即是鬼堂院姬子所率領的U2軍團,該隊的主力車【十字軍】即是以【前衛者Jr.】(ITEM 18014)改造,底盤也是修改成越野式。
- Type-2底盤是Tamiya於1988年12月推出的第2款Type Chassis,和Avante Jr搭配發售
- Type-2底盤與Tye-1底盤不同,它是純粹為平跑賽道而設計的。 大徑、低重心光滑輪胎以及導向滾輪都是該底盤常見的標準配置。
- 它還引入了傳動軸軸承附件的使用,是所有後來底盤的標準。 預設的塑膠/黃銅軸承可以替換為金屬軸承或滾珠軸承。
- 摩打座和齒輪箱經過重新設計,以減少維護摩打和齒輪的難度。 針對電池的熱量,底盤加了散熱孔,而摩打座採用了半開放式的設計,摩打的散熱也得到改善,同時實現了輕量化。
- 底盤經過重新設計,減少功率損失,這是困擾Type-1底盤的問題之一。 此外,由於內部部件放置得較低,底盤的重心更低。
- 以上的改變令它的性能得到提升,但它由於軸距更長和新的摩打放置方式,大多數為Type-1底盤設計的車身與新底盤不相容。 其次,它的前保險槓,就像每個Type系列底盤一樣,很容易斷裂。
底盤資料
長度 128mm 寬度 86mm 軸距 82mm 離地距8mm(連大直徑輪軚) 相容齒輪組 5:1/4.2:1/4:1
- 三號底盤
- 原作的DASH-3號【流星】(ITEM 18019)在模型化後使用的底盤。離地高約為9mm,適合在起伏不定的場地比賽。後來為了求底盤統一,前面推出的兩款車也改修成了三號底盤,DASH-1號【皇帝】(ITEM 18025 三號底盤仕樣)、DASH-2號【太陽】(ITEM 18026 三號底盤仕樣)。在馬達散熱上較相似的一號底盤來說來得好,最後一輛使用此底盤的車也剛好是四驅郎第二號愛車DASH-01號【超皇帝】(ITEM 18028)。
- Type-3底盤是田宮於1989年6月推出的迷你四輪驅動底盤。 它首先配備了Rising Bird。
- Type-3是Type-2底盤的更新和改進版本。建基於2型底盤的許多功能,如傳動軸軸承附件(預設配備塑膠/黃銅軸承)、電池夾和導向架是該底盤的標準。 此外底盤還包括散熱和減輕重量的孔。 冠齒輪和螺旋槳軸的位置已被修改,儘量減少功率損失。 前保險槓和側護桿現在都有配備安裝導輪的額外螺絲孔。
底盤資料
長度 127mm 寬度 86mm 軸距 80mm 離地距10mm 相容齒輪組 11.2:1/8.75:1/6.4:1/5:1/4:1
- 四號底盤
- 二號底盤的改良版,以軌道賽為主的高速底盤,較二號底盤輕量化,可說是零號底盤的前身,適合直線比賽。是曇花一現的底盤,目前只有兩款車使用。
- Type-4 底盤是Tamiya於1990年5月與Egress Jr.發售的迷你四輪驅動底盤。 這是Type-3底盤的更新版本。有更多減輕重量的孔,甚至連前保險槓也減輕了重量。 電池比Type-2低2mm。
- 不過由於廣泛的減輕重量,底盤變得更脆弱,因此在當時並不太受歡迎。
底盤資料
長度 128mm 寬度 86mm 軸距 82mm 離地距7mm 相容齒輪組 5:1/4.2:1/4:1
- 零號底盤
- 原作的DASH-0號"地平線"(ITEM 18030)在模型化後使用的底盤。離地最低,屬於萬能型底盤。田宮模型所創迷你四驅車底盤中最輕盈的底盤,在車底盤側面滾輪是採用可拆卸組裝式(需另外購買的零件)。
- FM底盤
- 前置馬達,原作漫畫中首度使用此底盤的車為全國大賽優勝候補隊伍"桃太郎侍隊"的隊長車,木尾桃太郎用車"紅色榮光"(ITEM 18032)。戶田彈九郎為了研究這個底盤的秘密,將DASH-2號"太陽"(ITEM 18015、18026)給改造成了前置馬達車DASH-02"新太陽"(ITEM 18034)。(動畫中未出現的劇情)
- 五號底盤
- 廣告漫畫"真·DASH!四驅郎"中,四驅郎的新車DASH-CB1【超级光明皇01号】(ITEM 18047)所採用的底盤,底盤已經考慮到空氣動力學,可以說是早期(1988~1993)迷你四驅車底盤中集大成之作。
- Type-5是田宮於1992年3月與Bear HawkJr.推出的迷你四輪驅動底盤。
- 這個底盤修復了之前Type系列底盤的底盤結構問題。 儘管重量輕,但底盤的結構現在得到了加強,底盤的長度132mm。
- 後安裝點設計已更改,與後期底盤的後滾支架相容。與當時的其他底盤相比,底盤的功率損耗更少。
底盤資料
長度 132mm 寬度 86mm 軸距 82mm 離地距7mm 相容齒輪組 5:1/4.2:1/4:1/3.5:1
Remove ads
出版書籍
- 衝鋒四驅郎
- 超 衝鋒四驅郎!
Remove ads
電視動畫
- 原作 - 德田恐龍
- 監督 - 難波日登志
- 人物設計、總作画監督 - 鈴木大司
- 美術監督 - 新井寅雄
- 攝影監督 - 福田武志
- 音響監督 - 岩浪美和
- 音樂 - 宮原恵太
- 副製作人 - 瀬戸幹雄
- 広報担当 - 高塚有香(東京電視台)
- 動畫製作人 - 谷田部雄次(Aubeck)
- 製作人 - 倉林伸介(東京電視台)、小原麻美(東急Agency)、安達英男・菅野てつ勇(Staff 21)
- 總監督 - 笹川浩
- 系列構成 - 山田隆司
- 演出助手 - 吉田俊司
- 配音協力 - 81 Produce
- 編輯 - 松村将弘、岡田輝満
- 現像 - 東京現像所
- 標題 - Maki Production
- 效果- 新井秀徳
- 調整 - 星野敏昭
- 音響製作人 - 中野徹
- 主要製作人 - 堤広司郎
- 制作執行 - 岩見一伸
- 制作担当 - 石坂透→皆川卓哉(Aubeck)
- 動畫製作 - Aubeck
- 企画、製作協力 - 東急Agency
- 製作 - 東京電視台、Staff 21
Remove ads
Remove ads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