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國道163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國道163號是日本起自大阪府大阪市,經過京都府木津川市終於三重縣津市的一般國道。

由上行線攝。可以看見近畿平原。右築堤上道路為往清瀧峠的舊道。
攝於大阪府四條畷市下田原影
攝於奈良縣生駒市高山町
京都府相樂郡精華町柘榴字松平
攝於京都府木津川市相樂字川之尻
京都府木津川市山城町上狛字小口畑で撮影
攝於京都府相樂郡和束町木屋字立花
Remove ads
概要
根據一般國道路線指定政令[1][注釋 1]的起終點與經過地如下。
- 起點:大阪市(北區梅田新道交差點=國道1號,國道25號,國道176號終點,國道2號、國道26號、國道165號起點)
- 終點:津市(岩田橋北交差點=國道23號交點)
- 重要經過地:守口市、門真市、寢屋川市、四條畷市、生駒市(鹿畑町)、京都府相樂郡精華町、同郡木津町[注釋 2]、同郡山城町[注釋 2]、上野市[注釋 3]、三重縣安藝郡美里村[注釋 4]
- 總長:118.2 km(三重縣 56.1 km、京都府 31.3 km、大阪府 14.7 km、大阪市 7.9 km、奈良縣 8.2 km)包括共線長度。[2][注釋 5]
- 共線路段長:9.0 km(三重縣 1.3 km、京都府 1.8 km、大阪府 - km、大阪市 5.9 km、奈良縣 - km)[2][注釋 5]
- 實長:109.1 km(三重縣 54.8 km、京都府 29.5 km、大阪府 14.7 km、大阪市 2.0 km、奈良縣 8.2 km)[2][注釋 5]
- 指定區間[3]
- 大阪市北區梅田一丁目3番─木津川市山城町上狛四丁町8番30(起點、梅田新道交差點─上狛四丁町[注釋 6]交差點)
Remove ads
歷史
最初依據道路法(昭和27年法律第180號)列為二級國道。至今,大阪市至伊賀市的路線不變、但該市至四日市市的路線為今國道25號舊道[4]。隨著名阪國道的興建,上野市[注釋 3]至四日市市路段編入國道25號[5],成為通往上野市[注釋 3]的國道[6]。上野市至津市的路段,是1993年三重縣主要地方道7號津上野線編入,形成現況[7][8]。
- 木津繞道(京都府)
- 學研都市連絡道路(大阪府・奈良縣・京都府) ※部分通車。
- 清瀧生駒道路(奈良縣・大阪府) ※部分通車。
- 清瀧區間(大阪府)
- 生駒區間(奈良縣) ※計畫中。
- 清瀧生駒道路(奈良縣・大阪府) ※部分通車。
- 木津東繞道(京都府) ※興建中。
- 井平尾繞道(京都府)
- 北大河原繞道 (京都府) 自行車與行人禁止進入。
- 島原繞道(三重縣)
- 長野峠繞道(三重縣)
- 南河路繞道(三重縣)
-
木津繞道
攝於京都府木津川市木津字馬瀨 -
井平尾繞道
攝於京都府木津川市加茂町井平尾字風呂向
- 清瀧街道(大阪府、奈良縣)
- 笠置街道(京都府)
- 上野中央通(三重縣伊賀市中心部)
- 伊賀街道(三重縣)
- 新町通(三重縣津]中心)
- 隧道
- 清瀧第一隧道 (1,110m) -自清瀧峠下通過,1990年通車。
- 清瀧第二隧道 (1,116m) -位於清瀧第一隧道北側與之並行。2014年 2月15日通車[9]。
- 灣漂山隧道 (187m) - 2010年(平成22年)12月20日通車[10]。
- 笠置隧道 (749.5m) - 1980年3月完成。
- 北大河原隧道 (1,512m) - 2016年8月完成。
- 新長野隧道 (1,966m) -自長野峠下穿過。2008年(平成20年)7月12日通車。
- 橋
- 高山大橋
-
灣漂山隧道
-
新長野隧道(南坑口)
-
高山大橋
地理
交匯道路
Remove ads
注釋
參考文獻
參見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