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國際資源委員會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國際資源委員會(英語:International Resource Panel, IRP),舊名國際資源小組,由聯合國環境署於2007年成立,宗旨在研究並分享如何改善全球資源利用等相關知識。委員會成員包含資源管理領域傑出的科學家,他們探討全球資源利用之關鍵議題,以及相關科學、技術及經濟社會領域之發展,並編制評估報告提供政策參考。

同時,委員會也在政策制定者、產業界和各組織之間建立聯繫管道,並就改善全球和在地資源管理提供建議,致力於引導一般消費者避免過度消費,浪費和生態危害,並實現更加繁榮及可持續的未來。

根據預測,全球人口將在2050年達到92億人,伴隨著全球經濟持續成長,國際資源委緣會有急迫性任務協助改善資源利用及循環的方式,引導世界成為一個社會公平、經濟利益和環境健康兼顧的全球資源利用系統。

國際資源委員會的具體任務是:

  • 研究自然資源的可持續循環利用性,以及生命週期不同階段對環境的影響,提供獨立並專業的科學評估。
  • 強化理解使經濟增長與避免環境退化之方式
Remove ads

重要性

全球資源開採量於從1900年約70億噸增加到2000年的約550億噸[1]。資源利用和相關環境破壞增加的原因包括人口增長和經濟增長。各種採掘業造成不同的環境影響。燃燒化石燃料,如石油和天然氣,會造成局部空氣污染,並增加二氧化碳排放導致氣候變遷。使用生物質,尤其是木材,往往會導致土地退化和喪失生物多樣性。

採集工業礦物,礦石和建築材料導致開採地點的土地退化和土壤污染,採礦、加工和運輸也導致大量的能源消耗。採掘後的廢物也經常對環境產生不良影響,甚至具有毒性。這些導致天然土地被轉變為農業用地,過度開採和生態系統的分裂。而國際資源委員會的目標,便是提供經同行評審的科學評估,以往可持續和公平的方式前進。

架構

國際資源委員會主要由科學專家小組(Panel Member)、指導委員會(Steering Committee)以及秘書處(Secretariat)構成。35名以上来自不同的學術領域的專家學者成員組成科學專家小組,環境署下的小型秘書處負責提供支援。指導委員會委員會由各國政府、歐盟委員會和聯合國環境署的代表组成,負責指導策略方向,確保相關政策及監督預算。

目前,前歐盟環境專員Janez Potočnik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及前巴西環境部部長Izabella Teixeira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擔任聯合主席。

指導委員會成員国

指導委員會成員國有阿根廷比利時中國智利哥倫比亞哥斯大黎加芬蘭法國德國印度尼西亞印度意大利日本約旦哈薩克斯坦肯尼亞馬來西亞墨西哥荷蘭挪威秘魯菲律賓南非瑞士美國越南瑞典突尼西亞

合作夥伴

國際資源委員會的合作夥伴包括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國際商會,國際科學理事會,國際自然保護聯盟,世界可持續發展工商理事會等。

戰略夥伴

更多信息 戰略夥伴 ...
Remove ads

當前關注重點

  • 全球資源利用和可持續性資源管理的趨勢和未来目標
  • 向資源效率更高的經濟和社會轉型過程中的社會經濟影響
  • 全球氣候變遷議程中的可持續性資源管理
  • 可持續資源管理與遷移和衝突的連接性[2]

出版物

以下是國際資源委員會於 2011 年至 2020 年期間出版的報告及評估,均可至網站查詢:www.resourcepanel.org/reports

Remove ads

全球物質流數據庫

國際資源委員會權威性的物質流數據庫提供有關全球物質採掘與貿易數據,有助於理解過去 40 年世界經濟、人口與物質使用間的關聯。此數據涵蓋世界 7 個地區,185 個以上國家,直接提供以消費為基礎的物質流動指標,包含總用量、人均用量和每 1 美元的材料用量等方面,並針對不同類別材料提供詳細資訊。[3]

參考來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