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團防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團防局(英語:District Watch Force)於1866年成立,至1941年香港淪陷結束,是香港一个曾經存在的治安组织,受到總登記官〈今民政事務局〉的監察。團防局以華人為主,目標是为了弥补香港警察隊的警察力量不足[1]。
此條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20年1月27日) |
歷史
香港開埠初期,罪案與海盜活動頻繁,治安問題嚴峻。當時警隊主要由印度人及被解僱的歐洲水手組成,華洋商人屢次抱怨其無能及貪腐。為維持秩序,洋商與華商多仰賴華人守衛、更練及街勇。1866年初,傳聞廣州地區的中國人計劃焚燒並搶掠香港,街坊公所領袖如譚亞才及富商地主何亞錫,向港督麥當奴(Richard MacDonnell)提議成立由華人守衛及更練組成的治安團體,費用全由華人承擔,以保護商人財產。[2]
1880年,韋寶珊開始出任團防局局紳。於1891年以前,團防局設有局紳,全數由華人出任,然而局紳缺乏權力去反映華人的意見。在韋寶珊的大力支持下,時任總登記官駱克爵士於1891年對團防局進行改變組織,倡議設立團防局委員會,以確立團防局局紳的的諮詢效能。韋寶珊在任內,經歷過5任總登記官,並且一直與香港警察隊維持緊密合作,對團防局的發展投入過重要貢獻。於1918年,韋寶珊卸任。在他出任局紳期間,團防局得到很大的發展,更練規模不斷擴充。於1910年開始,團防局的覆蓋範圍達至半山區。
1917年開始,該局局紳亦加入了從東華醫院及保良局退任值理的人士,在華人社區中具有重要地位。於1920年,韋寶珊獲得香港政府委任為團防局的顧問,直到去世為止。
1941年香港淪陷,團防局的運作被逼結束。
Remove ads
參考注釋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