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在华日租界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在华日租界是指大日本帝國在中国设立并实行直接管辖的租界。这些租界多分布于重要通商口岸,由日本政府派遣领事及驻军负责管理。自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叶,日本先后在中国6个港口城市开辟日租界,分别为天津日租界、汉口日租界、重庆日租界、苏州日租界、杭州日租界与福州日租界。其中,天津日租界位于天津市的海河流域,建筑的繁华程度“已经超过部分日本内地的中等城市”[1],其余五处分布于长江流域沿岸。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随着日本战败投降,所有在华日租界均由中国政府接收,结束了日本在中国的租界统治。
现今,这些地区大多已融入所在城市的正常市政区划之中。部分原日租界地区仍保留近代建筑与街区格局,如天津日租界的部分道路、建筑遗存与住宅区被列为历史风貌保护区,汉口日租界与重庆日租界旧址亦保存若干日式建筑遗迹,成为研究中日近代关系和城市殖民历史的重要实物见证。
概况
在华日租界大多是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几年间开辟的,其中苏州和杭州日租界分别于1897年开辟,汉口和天津日租界分别于1898年开辟,福州日租界开辟于1899年,而重庆日租界则开辟于1901年,开辟时间相差仅2年。这6个日租界的规模差异较大,天津日租界的面积超过2000亩,是最大的一块[2],其次是杭州日租界(900亩)、重庆日租界(700亩)、汉口日租界(约600亩)、苏州日租界(480亩)和福州日租界(沿闽江地带170,000坪,新洲约400,000坪)。其中,天津日租界和汉口日租界经历过扩展,面积有所增加。这些日租界一直存在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1943年3月30日,日本将各地日租界交给汪精卫政府。由于大多数日租界开辟较晚,地理位置偏僻,远离繁华区域,只有天津日租界选址在英法租界与旧城之间的沼泽地,通过大规模的填筑工程,逐渐获得了理想的地理位置,成为唯一较为繁荣的日租界,发展了商业区旭街[2]。这些日租界的道路大多以日本名称命名。例如,天津日租界的主要干道旭街(今和平路南马路至锦州道段)。此外,天津日租界还曾吸引了一批亲日权贵入住,包括宫岛街(今鞍山道)溥仪、段祺瑞、陆宗舆等公馆所在地,明石街(今山西路)曹汝霖、郑孝胥的公馆,以及桃山街(今包头道)高凌霨的公馆等。除天津日租界外,而其他四个日租界的经济并不繁荣,苏州日租界和重庆日租界只有部分地段建有工厂,杭州日租界基本上没有开发,福州日租界则建设了福州神社和日本小学。
Remove ads
苏州日租界
杭州日租界
天津日租界



天津日租界是日本政府于清朝晚期在天津的九国租界之一,同时也是近代日本在华租界中最大和惟一较繁荣的日租界,存在时间为1898年至1943年(實質收回則為1945年)。天津日租界内建筑的繁华程度“已经超过部分日本内地的中等城市”[1]:52。
天津日租界位于天津老城东部、海河以南,最初面积0.34平方公里,后经多次扩展,至1938年总面积达1.5平方公里左右。天津日租界是在《天津日本租界条款》、《天津日本租界续立条款》等不平等条约基础上设立的,在1943年主動交還以前,是日本在中国境内最重要的租界之一,也是当时日本在华北政治、经济与军事影响力的重要体现[3]。
天津日租界拥有独立于中国政府的司法和警察权,设有完整的行政机构。在日本驻天津总领事馆的领导下,日租界的治理体系由日本警察署、日本驻屯军以及天津日本居留民团、天津共益会等侨民自治机构共同构成。经济方面,日租界高度依赖日本投资与贸易,洋行及工业企业迅速扩张,金融业则以资本输出直接介入日资企业对中国民族工业的兼并,较为发达。同时,天津日租界成为走私和转运私货的中心,大量日本商品充斥华北市场,严重了打击中国民族工业和海关收入。天津日租界内设有日本银行、学校、医院、佛寺、商会等设施,不仅是日本侨民在华北的聚居和活动中心,还吸引了一批亲日权贵居住,如溥仪、段祺瑞、陆宗舆、曹汝霖、郑孝胥、高凌霨等,使其成为逊清皇室流亡小朝廷所在地。1931年11月,为扶持满洲国傀儡政权,天津特务机关长土肥原贤二在日租界策划并实施了天津事变,将居住在张园的溥仪秘密护送至东北[4]。
1943年1月9日,为抢在英美之前主动交还租界以争取政治主动权,日本签署《日华关于交还租界及撤废治外法权之协定》,将天津日租界形式上交还汪精卫政权,改名为“兴亚第一区”[5]。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后,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收复沦陷区并宣布收回天津日租界,并组织清理敌产[3]。1949年之后,原天津日租界的房产转为公有,重新分配为政府、企业,亦有院落由居民杂居。原天津原日租界虽然地处城市中心地带,但在城市发展的同时长期未获足够重视,面临衰落的困境,2011年,原天津日租界区域被纳入鞍山道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部分建筑被列入重点保护与特殊保护风貌建筑。
Remove ads
汉口日租界

福州日租界
重庆日租界

1896年2月,日本驻上海总领事珍田舍己为设租界事到重庆,向重庆地方政府索取某一地段作为日本租界。经过与大清政府数年的交涉,日本驻渝领事山畸桂与川东道宝棻于1901年9月24日正式签订了《重庆日本商民专界约书》22款。其第一款即明确规定:“重庆府城朝天门外南岸王家沱,设立日本专管租界。”
相关条目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