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地方三役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地方三役(日语:地方三役じかたさんやく),又称村方三役,是日本江户时代村役人的总称。

地方三役包括庄屋(名主、肝煎)、组头(年寄、老)、百姓代这三类负责村政的村役人。一般来说,名主代表整个村政,组头担任辅助职务,百姓代则负责监督。然而,地方三役的实际运作形式十分多样,不仅因地区而异,即使在同一地区,不同村落之间的职务内容也往往存在差异。

此外,进入江户时代后期,由于经济形势的变化,一些原本担任名主的家族逐渐衰落,无法继续履行职务,因此开始推行“入札”等方式进行选举。

北海道桦太北方领土松前藩箱馆奉行通过“抚育政策”和“御赐日语オムシャ”任命蝦夷中的有力者担任职务。这些职务包括惣乙名(庄屋)、惣小使(惣年寄)、脇乙名(惣名主)、乙名(名主)、小使(年寄)、土产取(百姓代)等,这些人被称为“役虾夷”。到了幕末,役虾夷被改称为“役土人”,同时职务名称也进行了调整,例如:惣乙名改称庄屋,乙名改称名主,小使改称年寄,土产取改称百姓代等。值得注意的是,当时“土人”一词的含义是“本地人”“在当地出生长大的人”或“土著居民”[1][2]

幕府直辖领地,村方三役的称呼为百姓代、年寄、庄屋,而在尾张藩及其周边藩国,则使用长百姓、年寄、名主作为职务名称。

Remove ads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