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埃律西昂火山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埃律西昂火山區
Remove ads

埃律西昂火山区(Elysium)横跨埃律西昂刻布壬尼亚区[1],是火星上仅次于塔尔西斯的第二大火山[note 1]。该地区大致以位于24.7°N 150°E / 24.7; 150的埃律西昂山为中心,从北到南分别坐落了赫卡特斯丘埃律西昂山亚拔山[2];而埃律西昂平原则是埃律西昂火山区南部一片以3.0°N 154.7°E / 3.0; 154.7为中心的宽阔平原[3];另一座大型火山阿波里那山则坐落于埃律西昂平原的南边,不属于该火山区。除大型火山外,埃律西昂火山区还有数个区域分布有修长的槽沟,在火星上被称为“堑沟”(fossa)或“堑沟群”(fossae),它们包括科柏洛斯堑沟群埃律西昂堑沟群 加拉西斯堑沟群赫淮斯托斯堑沟群、希布莱乌斯堑沟群(Hyblaeus Fossae)、斯堤克斯堑沟群(Stygis Fossae)和仄费罗斯堑沟群(Zephyrus Fossae)。

事实速览 坐标 ...
Remove ads

构成

该地区东南部在地质化学上与西北部不同[4],东南部由沉积岩和多孔岩构成[5],大部分地区由亚马逊-赫斯珀里亚纪火山单元组成,东南部大部分残存的火山单元在性质上属于亚马逊纪晚期[4]。在近代地质史中,该地区有大量的地下水沉积[6]。 由于地壳上面覆盖着一层尘埃,因此很难研究该地区的组成成分,根据相对无尘地区的调查表明,它主要由高钙辉石橄榄石构成[7][8]。在次要程度上,是由赤铁矿和水合二氧化硅等组成[7]。此外,该地区没有强磁场[8]。在该区的一座火山—赫卡特斯火山丘的破火山口中,存在一些近地表冰碛物[9]

形成

该火山区东南部比西北部大约年轻8.5亿年[4],而作为一个整体,火山活动在此至少已有39亿年了,在22亿年前达到顶峰,虽然在过去的10亿年中火山活动已大大减少[10],但最近的火山活动可追溯到200万年前[5]。该地区东南部重叠着科柏洛斯堑沟群,此地的地貌被认为是由火山和与水有关的过程作用而成,如蒸汽岩浆作用(phreatomagmatism)、残余冰流以及熔岩与水之间的相互作用[4]。一般来说,埃律西昂火山区许多流体单元(如瑞威谷马尔提谷)都被认为起源于该地区的熔岩[11]

赫卡特斯火山丘约在3.5亿年前喷发,所形成火山口中的冰川沉积物则可追溯到500万至2400万年前[9]。该地区的凹坑通常不是典型的撞击坑,相反,它们被认为是由于爆炸性火山喷发,或者是由于地下熔浆回撤而坍塌形成[2]

观察史

20世纪70年代,从水手9号任务获得的数据中,首次将埃律西昂火山区视为一个独特的火星区域[12][13];2004年,欧空局火星快车轨道飞行器高分辨率立体相机(HRSC)观测了该地区的火山[14][9];2018年,洞察号着陆器于降落在该火山区南部的埃律西昂平原,并检测到了该地区出现的火星地震(marsquakes)[15][16]

埃律西昂火山

埃律西昂槽沟(堑沟)

另请查看

备注

参引文献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