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大都市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大都市帶
Remove ads

大都市帶(英語:megalopolis,亦作megapolis、megaregion或supercity),又译大都市城市群,通指大致相鄰的都會區的鏈,它們可能在某種程度上分離,也可能連成一片連續的城市區域。

Thumb
上為美國波士頓-華盛頓城市帶,下為日本太平洋工業帶

世界主要的大都市有美國波士頓-華盛頓城市帶五大湖区城市群,中国的长三角城市群粵港澳大灣區日本首都圈京阪神等。

詞語歷史

帕特里克·格迪斯在1915年出版的《进化中的城市》(Cities in Evolution)中、[1]奧斯瓦爾德·斯賓格勒在1918年出版的《西方的没落》一书中分別使用了“megalopolis”这一术语;刘易斯·芒福德在1938年的《城市文化》(The Culture of Cities)一书中将其描述为城市过度发育和社会衰退的第一阶段。后来,簡·戈特曼英语Jean Gottmann在其1961年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研究《Megalopolis: The Urbanized Northeastern Seaboard of the United States》(大都市带:城市化的美国东北海岸)中使用该词描述美国东北沿海的大都市区,该大都市区自马萨诸塞州波士顿起,经纽约费城巴尔的摩,止于华盛顿特区弗吉尼亚州北部。[2][3][4]后者有时被称为“波士华大都市带”(BosWash megalopolis)。该术语被解释为“超级城市”(supercity)的意思。[5]

Remove ads

定義

大都市帶一詞的英文為“megalopolis”,有時亦作“megapolis”,來自希臘語的“μέγας”(mégas,意為“大”)和“πόλις”(pólis,意為“都市”),字面意思即「大都市」(另見巨型都市)。由於希臘語中πόλις為陰性,因此從詞源上看,更合理的拼法是“megalopolis”。从字面上看,希腊语中的megalopolis指一个尺度夸张的城市,其中前缀megalo-代表了一定程度的夸张。[6]

大都市带是指城市的集群网络。戈特曼将其人口定为2500万。[7]Doxiadis将小型的大都市区定义为人口约1000万的相似集群。[8][9][10]区域规划协会的一个项目“美国2050”列出了美国和加拿大的11个megaregion(字面意思为“大区”)。[8]2005年7月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大都会研究所的Robert E. Lang和Dawn Dhavale的报告深入研究了美国的大都市区。[11]后来Lang和Nelson在2007年的一篇论文中使用了20个大都市区,并分为10个megaregion。[12]该概念基于原始的Megalopolis模型。[10]

现代互联互通的地面交通走廊,如铁路和公路,往往有助于大都市区的发展。英语中,使用这些通勤通道在大都市区中旅行被非正式地称作“megaloping”。该词由Davide Gadren和Stefan Berteau创造。[13]

在巴西,和大都市带“megaregion”同源的葡萄牙語單詞“megarregião”(字面意思為「大區」)有法定的含義,并且不同於「大都市帶」。另見mesorregião中區)和microrregião小區)。

在中国,“城市群”和“都市圈”等术语曾长期混用。1998年的《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GB/T 50280-98)将城市群定义为“一定地域内城市分布较为密集的地区”,英文翻译为“agglomeration”,但实际上该词的意思是市区,其尺度小于都市圈,而都市圈尺度小于城市群。

Remove ads

世界主要城市群列表

全球主要城市群分布:

Thumb
紐約/美东北城市群
紐約/美东北城市群
倫敦都会区
倫敦都会区
巴黎/法兰西大岛区

巴黎/法兰西大岛区
东京/关东地方
东京/关东地方
北京/京津冀
北京/京津冀
香港/大湾区
香港/大湾区
洛杉矶都会区
洛杉矶都会区
芝加哥都会区
芝加哥都会区
上海/长三角

上海/长三角
十大全球城市
更多信息 城市群, 生产总值 (10亿美元) ...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