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基數投票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基數投票制
Remove ads

基數投票制指任何允許選民分別評估每位候選人的選舉制度,通常爲分數或等級的評價。[1]這些選舉制度也被稱爲「評分」(評分投票)、「評估」、「評級」或「絕對」投票制。[2][3]基於基數效用的基數制與基於序數效用英语Ordinal utility序數制,是除多數制外,現代投票制度的兩大類別。[4][5][6]

Thumb
在評分選票上,選民可以獨立地對每位候選人評分。

变種

Thumb
贊成投票沒有排名,不具備排他性。
Thumb
多數判断投票基于等級,就像學校中的成績一樣。

多種投票制度允許選民分別評估每位候選人,如:

  • 贊成投票(英語:approval rating,AV),最簡單的制度,祇允許 2 個等級(0、1):「贊成」與「不贊成」。[7]
  • 評估投票(英語:evaluated rating,EV)或混合贊成投票英语combined approval voting(英語:combined approval rating,CAV),採用 3 個等級(−1、0、+1):「反對」、「棄權」與「支持」。[7][8][9]
  • 計分投票或範圍投票,以數字評分,擁有最高的平均或總和[10][11]評分的候選人獲勝。
  • 最高中位數規則英语Highest median voting rules,選舉具有最高中位數評級的候選人。[16]不同的最高中位數規則,以不同的方法打破平局。多數判斷英语majority judgment的等級以詞語表述,如「優秀」至「差」。多數判斷是最高中位數規則最常見的例子,因爲它在此類規則中最早被研究,但此後也有其他規則被提出,如典型判斷與常規判斷英语Usual judgment[17]
  • STAR投票英语STAR voting,評分爲 0–5。總分最高的兩名候選人,在多數投票中評分更高的一位獲勝。[18][19][20]
  • 多數贊成投票,巴克林投票計分的變體,通常使用字母等級,如「A」至「F」。[21]
  • 3-2-1 投票,投票者評價每位候選人爲「好」、「尚可」或「壞」。投票結果以三個自動淘汰步驟計算:第一步選擇「好」評分最多的三位候選人。第二步選擇「壞」最少的兩位。最後一步,大多數人喜歡的一位獲勝。[22][23]

此外,數個基數制具有多勝者選舉的變體,通常是爲了達到比例代表,如:

Remove ads

參見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