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塑膠分類標誌
塑膠材質分類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Remove ads
塑膠分類標誌(resin identification code)或稱合成樹脂識認碼、塑膠材質編號、塑膠材料編碼與塑料編碼,是美國塑膠工業協會於1988年所發展出來的分類編碼方式。

絕大多數的塑膠皆可回收,但需要因它們不同的聚合物種類而分類。由於挑選、蒐集、清潔與再加工的困難性和昂貴的價格,目前經濟上只能夠應付回收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與高密度聚乙烯(High-density polyethylene,HDPE)。聚氯乙烯宣稱可以被回收,但事實上它不是單一材料,而是廣泛含有各類有毒的添加物來應用在不同的用途上。(備註:現在各種添加劑已經有無毒的配方,取代過去所使用的含重金屬與環境賀爾蒙之添加物。)[來源請求]熱塑性塑料可以重新加熱熔塑,但是熱固性塑料只能夠壓碎當作絕緣物。
塑膠分類標誌的符號包含了順時針轉的箭頭,形成一個完整的三角形,並將編碼包圍於其中。通常在三角形之下會標上代表塑膠材料的縮寫。當該標誌的編碼被省略時,這個符號就變成通用的循環再造標誌,用來指稱一般可回收的材料。在這個狀況下,其他的文字與標記將用來指稱使用過的材料。
使用循環再造標誌加上塑膠材料編碼持續地使得消費者誤以為這些塑膠是可以被迅速地回收的。在美國大多數的社區中,在重複利用與資源回收計畫裡只有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與高密度聚乙烯(High-density polyethylene,HDPE)是可以被收集的。但有一些地區,如市場,則是增加可以收集的塑膠種類範圍。
在被誤解的傳聞中,塑膠材料編碼的數字曾被錯誤地代表這個材料被回收的難度或代表這個材料被回收的頻率。
Unicode的編碼標準也包括了塑膠分類標誌,編碼自U+2673至U+2679♳♴♵♶♷♸♹。而其基礎的循環再造標誌則被編碼為U+267A♺。
注意,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荐性标准给出了140种塑料代号[1],前6种与塑膠分類標誌相同。数值比7大的标志,因为塑膠分類標誌属于國際通用資源回收編碼,所以不再表示塑料,而表示其它材料。
Remove ads
塑膠類別表
Remove ads
安全使用
- 微波有塑膠容器的食物加熱:目前塑膠材質中,盛裝食物進行微波加熱之材質為聚丙烯(PP)材質,其他材質不建議使用,以避免中毒及釋出有毒物品
- 有塑膠容器內的食物放入電鍋加熱:蒸汽進行加熱,溫度可高達120℃以上,塑膠有變形、軟化或融化現象。
- 裝著有塑膠容器的食物其他加熱:炭烤、烤爐箱、瓦斯爐火加熱都不適合直接接觸塑膠物品。
食品過程使用到食用油,除須考慮材質之耐油脂特性外,過程溫度不要超過耐熱溫度。
註釋
參考文獻
參見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