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夏敬渠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夏敬渠(1705年—1787年),字懋修,号二銘,自号浣玉生浣玉主人,人稱“旭台先生”。清代江蘇江陰人。清代小说家。

生平

高祖夏維新是明崇祯癸酉科舉人。祖父夏敦仁。康熙四十四年(1705)出生,精通史、經,旁及諸子百家。[1]崇奉儒学,极力反对三教同源说。但一生科場不順。曾游京師,與楊名時孫嘉淦等有交誼。[2]晚年著《野叟曝言》一書。[3]乾隆五十二年(1787),卒。著作等身,除了《野叟曝言》之外,另有《經史餘論》、《學古篇》、《浣玉軒文集》、《全史約論》、《綱目舉正》、《醫學發蒙》、《浣玉軒詩集》、《唐詩臆解》等,多未刊。今僅存《野叟曝言》、《綱目舉正》殘編及《浣玉軒集》四卷。

夏敬渠四十六岁时入江南河道总督高斌幕府,讲论理学。乾隆六年(1741)高斌时任直隶总督时,亲书“金石同坚”匾额赠夏母。高斌卒后,夏敬渠曾亲谒其墓并作悼亡诗“中峪赐地谒高东轩相国墓”。之后,夏敬渠又入高斌之子高恆 (清朝)幕府(详见王瓊玲《清代四大才學小說》),多有赠诗与高氏父子[4]。据《江阴夏氏宗谱》卷八《小传纪事》第十一“敬渠”篇,夏敬渠七十岁时,怡亲王弘晓曾赠其额曰:“天騭耆英”[5]

Remove ads

家庭

  • 母汤氏。胞兄汤西崑。

注釋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