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多倫多大學士嘉堡校區

多倫多大學的衛星校園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多倫多大學士嘉堡校區map
Remove ads

多倫多大學士嘉堡校區(英語:University of Toronto Scarborough,簡稱U of T ScarboroughUTSC)是多倫多大學的三個校區之一。校區位於加拿大安大略省多倫多市士嘉堡地區[6]

事实速览 多倫多大學士嘉堡校區, 其他名字 ...

校園建於多倫多郊區的公園綠地,鄰近高地溪(Highland Creek)。它於1964年創立為士嘉堡學院,最初隸屬於多倫多大學文理學院。1972年獲得自治學院地位後逐漸擴張,並逐步發展為獨立機構。按學生人數計算,它是多倫多大學三個校區中最小的一個,另外兩個校區分別是位於多倫多市中心多倫多大學聖佐治校區(主校區)(St. George Campus)以及多倫多大學密西沙加校區(University of Toronto Mississauga)。雖然多倫多大學士嘉堡校區是一所獨立於多倫多大學的校區,但其畢業證書只是顯示多倫多大學,而非士嘉堡校區。另外,在多倫多大學士嘉堡校區所修讀的學分亦可與多倫多大學主校區及多倫多大學密西沙加校區互換[8],校區之間教學質素並無優劣之分。

該校區的學術重點以大學本科教育為主,包括人類學系、藝術、文化與媒體系、生物科學系、計算機與數學科學系、英語系、全球發展研究系、健康與社會系、歷史與文化研究系、人文地理學系、語言研究系、管理學系、哲學系、物理與環境科學系、政治系、心理學系及社會學系[9]。該校亦聯同毗鄰的百年理工學院摩寧西校區提供新聞系、新興媒體、輔助醫護和音樂產業與技術雙學位[10]。其心理健康課程是加拿大首創[11]。該校亦以提供建教合作(又稱合作教育或帶薪實習)(Co-op)課程以及工商管理學學士學位而著稱。士嘉堡校區亦開設獨特且具挑戰性的雙學位課程,學生畢業後可同時獲得兩個學位,例如工商管理學士:管理學與金融專業/榮譽理學士:統計學專業-量化金融專業的五年雙學位課程。管理學系、物理與環境科學系、心理臨床科學系及即將成立的士嘉堡醫學與綜合健康學院同時也提供研究所課程[12][13]

此外,由著名澳州建築師約翰·安德魯斯(John Andrews)設計的創校建築亦因其設計而享有國際聲譽。大學體育校隊「Toronto Varsity Blues」棒球隊的主場-丹·朗球場(Dan Lang Field)也位於該校園內。

Remove ads

歷史

現時校區所擁有的土地是於1911年由居住在多倫多的商人米勒·拉什(Miller Lash)購入,他將此地開發為自己的夏季莊園,並建有一棟豪宅,即今天所稱的米勒·拉什屋(Miller Lash House)。豪宅包括17個房間、一個穀倉、一座馬車房以及三座員工宿舍。隨後的數年中,莊園中超過100英畝的土地也被用作農地。米勒·拉什於1941年去世後,該莊園於1944年以加元$59,000的價格被保險經紀人E·L·麥克連(E. L. McLean)收購。[14] 他對莊園進行了新的擴建,包括游泳池、更衣室以及用石頭建造的擋土牆。

1963年,距麥克連去世前不久,多倫多大學以約650,000加元的價格購買了約82公頃(200英畝)土地作為該大學區域擴張的一部分。McLean對米勒·拉什之家的擴建部分最終成為校區校長的住所,並取得莊園北側28公頃(70英畝)土地。多倫多大學將此地設立屬於多倫多大學文理學院(Faculty of Arts and Science)的士嘉堡書院(Scarborough College)作為該校書院制度的一部分。D. C. Williams被任命為士嘉堡書院及當時計畫中的埃林代爾書院(Erindale College;今多倫多大學密西沙加校區)校長,同時兼任大學副校長。書院的教職員共16名,總部設於多倫多市中心校園。最初的課程於伯奇蒙特公園學院(Birchmount Park Collegiate) Institute及聖佐治校區的舊生物大樓舉行。[15] 校區首座建築由著名澳州建築師約翰·安德魯斯(John Andrews)設計,於次年動工。[16] 因工人罷工造成建設延誤,士嘉堡書院於1965年在主校區以臨時課程開放,提供給191名全日制學生。首座建築在隨後學年完工。

士嘉堡書院包含一個6,000-平方英尺(560-平方米),最初為獨特的影音講課系統設計的電視製作工作室,以使用閉路電視進行教學。[17] 該系統吸引國際媒體關注,並在1967年《時代》雜誌中受到讚揚。[18] 然而在當時時代背景下,影音講課系統被指缺乏學生與教師的互動而最終被廢棄。

至於在行政方面,士嘉堡書院在1972年重組為文理學院的單獨管理分部,發展自有課程。1973年,它成為安大略省首個採用學分制度的高等教育機構,並設立首個建教合作(又稱合作教育或帶薪實習)(Co-op)課程。校區於1983年更名為多倫多大學士嘉堡校區(University of Toronto Scarborough Campus),並於1996年改為多倫多大學於士嘉堡(University of Toronto at Scarborough)。2006年起採用現名「University of Toronto Scarborough」,但首字母簡稱「UTSC」延續使用,以與多倫多大學學校(University of Toronto Schools (UTS))區分。華語圈就仍沿用「多倫多大學士嘉堡校區」作為譯名。

Remove ads

校園

地理位置

士嘉堡校區是一所「中型大學校園」。[19] 校園佔地123公頃(300英畝),位於高地溪社區的西側。東面以民居及軍事徑(Military Trail)為界。西邊以摩寧西路(Morningside Avenue)為界,毗鄰百年理工學院摩寧西校區。校園北延至401號公路(Highway 401)以南,南延至舊京士頓道(Old Kingston Road)以北[6]。與位於多倫多市中心的聖佐治校區(主校區)不同,士嘉堡校區和密西沙加校區一樣位於郊區,東側有住宅區,南、西側則為叢林。

南北校舍以艾斯美道(Ellesmere Road)劃分為二。高地溪(Highland Creek)穿過下校舍,河谷中設有瑪木樹嘉雲山谷步道(Ma Moosh Ka Win Valley Trail)(原名山谷地步道(Valley Land Trail)),以連接南與下校舍和附近公園及社區。地下通道和三個主要的校園間人行道:畫廊街(Gallery Walk)、饒尼拿帖雅括亭亞街(學者街)(Illiniaqtiup Aqqutinga (Scholars Walk))和似安諾亦多當街(岩石街)(Tsi Yonnenyakéhtó:Ten (Rock Walk))方便學生在南校舍建築物之間通行[6]。學生也經常使用軍事徑(Military Trail)的人行道通行北校舍的教學樓[6]

建築

1964年至1999年

Thumb
向西望:前方是科學翼,左側是彼登翼,右側是藝術與行政大樓。

士嘉堡校區的校園建築以現代主義建築風格為主,並以地面和地下步行道連接各棟建築。校園第一座建成的大樓是以建築師約翰·安德魯斯(John Andrews)命名的安德魯斯樓,於1964年以粗獷主義建築風格落成。[20] 安德魯斯本人反對以「粗獷主義」來形容安德魯斯樓,因為該建築旨在創造一個以人類需求為出發點的連通的空間,以減少冬季時學生在戶外暴露的時間。[21] 建築物內部設計模仿城市街道,擁有寬敞的走廊與樓上的陽台。大樓分為兩個翼樓,分別是科學翼(Science Wing)和人文翼(Humanities Wing)。位於兩翼中心的大型中庭聚見地(The Meeting Place)經常用於舉辦活動。安德魯斯樓的設計,以及其創校初期獨特的閉路電視教學系統,在當時受到國際讚譽。[22]

Thumb
校友角(2025年翻新後的卓越廊)

1970年代以後,新的建築仍採用了現代主義建築風格。[23] 1972年落成的休閒翼(Recreational Wing),現稱彼登翼(Bladen Wing,以多倫多大學文理學院前院長文森·彼登命名),曾是士嘉堡校區圖書館(當時稱為文森·W·彼登圖書館(Vincent W. Bladen Library))的所在地。大學的非牟利托兒設施——欣斯麥托兒中心(N'Sheemaehn Child Care Centre)於1990年開放。另外,1995年落成的地下通道卓越廊(Hall of Excellence)連接了彼登翼與人文翼。[24]

Remove ads

2000年至2007年

Thumb
花季時的櫻花林。

為了應對安大略省學制改革與雙學制年帶來的教學、學習與住宿空間的挑戰,學術研究中心(Academic Research Centre)和莊福李堂(Joan Foley Hall)於2003年落成。[25] 學術研究中心是彼登翼的延伸部分,外牆採用銅質設計,容納了因擴建而拆卸後重建的圖書館,並引入了校園首個近500座的講堂。學術研究中心內亦設有多麗絲·麥卡錫藝廊(Doris McCarthy Gallery),展出校友及本地藝術家的作品。由學生集資建成的學生中心(Student Centre)於2004年啟用。因使用了來自皇家安大略博物館一座被拆除展館的18公噸再生鋼材建造,而獲得能源與環境設計領導獎(LEED)認證及多倫多市的綠色設計獎。[26] 2004年開幕的堅拿維也恩東樓(Kina Wiiya Enadong Building)(原名管理翼,後因管理學系搬遷以改名為社會科學樓, 再於2021年應加拿大真相及和解委員會報告建議改為現名)最初是管理學系所在地。藝術與行政大樓(Arts and Administration Building)於2005年落成,以磚與石灰石建造,內設校長辦公室。[27][28] 2005年,日本駐多倫多總領事館向士嘉堡校區了50棵櫻花樹,以像徵加日兩國的友誼。櫻花林的櫻花樹每年盛開,吸引許多學生、教職員前來欣賞轉瞬即逝的櫻花美景。[29]作為科學翼的擴建部分的科研樓(Science Research Building)則於2008年落成,內設研究所研究設施及一座大講堂。[30]

Remove ads

2009年至今

Thumb
教學中心外部
Thumb
森·易卜拉欣樓內部

自2009年起,大學開始推動一項大規模擴建計畫,將校園擴展至艾斯美道(Ellesmere Road)以北。第一期工程為教學中心(Instructional Centre),由加拿大經濟行動計畫(Canada's Economic Action Plan)資助,於2011年完工。管理學系、計算機與數學科學系及建教合作辦公室亦於同年遷至該中心。多倫多泛美運動中心(Toronto Pan Am Sports Centre)於2014年建成,是是2015年泛美運動會及帕泛美運動會的主要比賽場館之一[31]。與市政府聯營的多倫多泛美運動中心為校園帶來了游泳設施,並大幅擴展了體育館規模[32]。帕泛美運動會亦在下校舍高地溪谷(Highland Creek valley)新增了七個無障礙網球場。2015年夏天完工的環境科學與化學樓(Environmental Science & Chemistry Building),是北校舍啟用的第三座新建築。[33] 翻新自舊體育館與運動中心的高地堂(Highland Hall)於2018年完工。高地堂內設有教務處、招生與招募部門、講堂與教室、以及一個大型活動中心。近期的擴建計畫包括2024年於北校舍落成以容納計算機與數學科學系辦公室及數個大講堂的第二座教學中心-森·易卜拉欣樓(Sam Ibrahim Building)[34][35] ,2023年建成的學生宿舍和諧公舍(Harmony Commons)[36],以及2025年落成的原民屋(Indigenous House)[37]

2022年,安大略省政府宣布多倫多大學士嘉堡校區將提供醫學教育。[38]士嘉堡醫學與綜合健康學院(Scarborough Academy of Medicine and Integrated Health (SAMIH))將從2026及2027年9月起每年在邁倫與伯納·加倫伉儷健康科學綜合大樓(Myron and Berna Garron Health Sciences Complex)培訓約40名醫師、56名醫師助理、30名護理師、40名物理治療師及300名健康科學本科生[39][40]

Remove ads

士嘉堡校區建築物列表[6]

有些學系的辦公空間橫跨兩棟或多棟建築。

更多信息 代碼, 名稱 ...
Remove ads

交通

公共交通

TTC與GO運輸

事实速览 多倫多大學士嘉堡校區University of Toronto Scarborough, 位置 ...

學生、教職員及訪客可選擇多倫多交通局(TTC)、GO運輸及德倫區運輸(DRT)的巴士服務抵達校園[62][63][64]。TTC(包括輪椅運輸)和GO運輸士嘉堡校區站均位於高地堂(Highland Hall)外的公車環內。學生及訪客還可於校園內軍事徑(Military Trail)及摩寧西路(Morningside Avenue)沿線的其他公車站搭乘TTC、GO及DRT公車。TTC輪椅運輸(Wheel-Trans)乘客還可以使用校區內的多個輪椅運輸站點。

Remove ads
更多信息 路線, 目的地 ...

GO運輸路線[71]

更多信息 路線, 目的地 ...

DRT

事实速览 百年環Centennial Circle, 位置 ...

DRT公車站位於百年環(Centennial Circle)(環境與化學大樓後方),另有一站位於艾斯美道(Ellemere Road)及軍事徑(Military Trail)交界。

DRT路線[72]

更多信息 路線, 目的地 ...

公共交通連接士嘉堡校區和附近的交通樞紐,例如士嘉堡中心站堅尼地站僑活站。這些樞紐提供前往多倫多市中心多倫多大學聖喬治校區聯合車站維亞鐵路的轉乘服務。

多倫多單車共享計劃[6]

事实速览 多倫多大學士嘉堡校區University of Toronto Scarborough, 位置 ...

多倫多單車共享計劃(Bike Share Toronto)在士嘉堡校區設有單車停靠站,位於停車場A及高地堂(Highland Hall)公車環附近,為學生、教職員及訪客提供市內的單車共享服務,包括一般單車及電動單車。[73]

士嘉堡校區單車共享計畫

Thumb
士嘉堡校區單車共享計畫單車籠

士嘉堡校區單車共享計畫為學生提供平日9:00至16:30的當日免費租借與歸還單車服務,支援校園周邊的短程通勤。學生可於學生宿舍中心(Student Residence Centre)透過線上表格租借單車,需填寫 UTORid與學生編號。獲批後,租借者將收到單車鎖、含單車號碼的掛繩、鑰匙及戶外單車籠的刷卡通行證。自行車可於高地堂(Highland Hall)公車環旁、多倫多單車共享計劃停車位後方的戶外單車籠領取。該計畫亦鼓勵永續運輸。[74]

停車場[6]

駕駛者可選擇在校園停車場停車,多數停車位位於北校區。亦可在附近GO車站免費停車,再搭乘TTC或單車共享抵達校園。

停車場列表[6]

更多信息 停車場, 位置 ...

多倫多泛美運動中心的北與東停車場,以及百年理工學院摩寧西校區亦提供額外停車空間。

學術

學系

Thumb
多倫多大學書店在士嘉堡校區設有分店。由於日久失修及因應書店搬遷至北校舍的計劃[75],牆上招牌已於2025年拆卸。

士嘉堡校區主要提供本科教育,因此在大學三個校區中,該校吸引最多直接從中學入學的申請者。[76] 士嘉堡校區設有十六個學系:[77]

  • 人類學系
  • 藝術、文化與媒體系
  • 生物科學系
  • 計算機與數學科學系
  • 英語系
  • 環球發展研究系
  • 健康與社會系
  • 歷史與文化研究系
  • 人文地理學系
  • 語言研究系
  • 管理學系
  • 哲學系
  • 物理與環境科學系
  • 政治學系
  • 心理學系
  • 社會學系

學生可透過專修(9至16個學分)、主修(6至9個學分)和副修(4至5個學分)以取得專業學位。若學生選擇修讀建教合作課程,他們會被要求在與其研究領域相關的職場實習長達三個學期。本校區的建教合作課程在多倫多大學是最歷史悠久和廣泛的。另外,與百年理工學院摩寧西校區合辦的雙學位課程同時授予大學學位與學院文憑,涵蓋新聞系、新興媒體、輔助醫護和音樂產業與技術學位[78]

文學士

士嘉堡校區設內十三個科系提供文學士學位課程,多數學科設有具有建教合作選項。人類學系提供社會文化人類學與人類學課程。藝術、文化與媒體系教授藝術史與視覺文化、藝術與媒體管理、藝術管理新聞學(與百年理工學院合辦)、媒體研究、媒體、新聞與數位文化、音樂、音樂產業與科技(與百年理工學院合辦)、新媒體研究(與百年理工學院合辦)、工作室藝術、及戲劇與表演研究課程。該學系也是安大略省僅有兩所提供藝術管理本科學位的大學之一。英語系教授創意寫作、英語、英語文學和文學與電影研究。英語系亦與心理學系合辦心理學與英語雙學位課程。環球發展研究系提供非洲研究與國際發展研究課程(學生可按科目選擇以此課程完成文學士或理學士學位)。健康與社會系提供健康人文及健康研究:健康政策課程。歷史與文化研究系教授古典研究環球亞洲研究歷史、飲食研究與女性與性別研究。人文地理系管理都市研究、地理資訊科學、人文地理學、自然與人文地理學及都市公共政策與治理課程。語言研究系提供中英文翻譯法文語言學心理語言學課程。管理學系除了企業管理學學士課程外亦提供管理經濟學課程。哲學系提供生物醫學倫理學哲學課程。物理與環境科學系除了理學士課程外,也提供環境研究課程。政治學系包括政治科學、公共法與公共政策課程。社會學系則提供批判性移民研究、文化、創造力與城市及社會學課程。

理學士

士嘉堡校區有七個科系提供理學士學位,多數學科設有具有建教合作選項。人類學系除了文學士課程外,也提供演化人類學課程。生物科學系提供生命科學相關課程,包括生物學保育生物多樣性人類生物學、綜合生物學、分子生物學生物科技分子生物學免疫學疾病植物生物學。計算機與數學科學系教授應用統計學計算機科學、數學與統計學。環球發展研究系提供國際發展研究課程(學生可按科目選擇以此課程完成文學士或理學士學位)。健康與社會系提供人口健康及輔助醫護(與百年理工學院合辦)的課程。物理與環境科學系提供應用氣候學天文學天文物理學生物化學化學環境化學環境地球科學環境物理學環境科學、全球氣候變遷、醫學與生物化學、自然科學環境管理物理數學科學、物理科學物理天文物理學課程。學生亦可攻讀環境科學理學士及工程學碩士連讀學位課程。物理與環境科學系與生物科學系的部分課程亦能銜接環境科學碩士連讀學位課程。心理學系則涵蓋心理學、心理健康研究及神經科學課程。學生亦可攻讀心理健康研究理學士及社會工作碩士連讀學位課程。此外部分理學士和文學士亦提供教育學碩士連讀學位。

企業管理學學士

另外,由管理學系授予且具有建教合作選項的企業管理學學士。提供管理學管理學會計學(可銜接會計學金融學碩士連讀學位)、管理學金融學管理學人力資源管理學資訊科技管理學國際商務管理學行銷策略管理管理經濟學學位。士嘉堡校區亦是多倫多大學唯一提供雙學位課程的校區。[1]工商管理學學士:管理學金融專業/榮譽理學士:統計學專業-量化金融專業,於2018年設立,是多倫多大學的頂尖課程之一。該課程為雙專業課程,而非雙主修,由兩個高難度專業組成。畢業後,學生將同時獲得企業管理學士與理學士榮譽學位,通常需五年完成。入學難度與工程學程相當,略高於計算機科學課程。建教合作課程入學難度更高。該計畫課程負擔較重,但同時競爭力也更高,每年僅錄取20名學生。此雙學位為大多倫多地區首創。[2][3]

建教合作 (Co-op)

士嘉堡校區以其涵蓋藝術、科學和管理領域的廣泛建教合作課程而聞名。[79] 士嘉堡校區的建教合作計畫常被稱為「多倫多大學的Co-op校區」,已成為校區學術模式的核心組成部分超過50年。[80]

1973年,校區在重新組建為文理學院獨立分部後,建立了安大略省第一個合作教育計畫。1984年成立的國際發展研究(IDS)是加拿大第一個專注於國際發展實地工作的本科合作教育課程。[81]

士嘉堡校區建教合作辦公室目前管理約50個不同科目的合作教育課程,每年約有4,000名學生參與。[82]

課程結構

合作教育學位要求將學術學習與必修工作期結合,工作期是課程的核心和必須部分。[83]

  • 學生通常需完成12個月的工作經驗,通常透過三個四個月的工作期,或包含一個八或十二個月的工作期組合完成。[84]
  • 所有合作教育工作期均為全職並有薪酬,最低薪資至少符合法定標準。[85]
  • 士嘉堡校區學生的工作安置遍及本地、全國及國際產業,包括金融、政府、科技與非營利組織的主要雇主,如微軟CIBCRBC多倫多病童醫院[86]

研究所

校園內也提供四個研究所課程。物理與環境科學系提供環境科學碩士及博士課程。心理學系提供臨床心理學碩士與博士合併課程。管理系提供會計與財務碩士課程,並提供註冊會計師(CPA)及特許金融分析師(CFA)認證途徑。

招生

普通入學辦法

與其他安大略省公立大學的申請方法一樣,21歲或以下持安大略省高中文憑 (OSSD) 的高中學生可透過安大略省大學申請中心 (OUAC) 網站在線使用A組本科申請選項完成入學申請[87][88]

就讀加拿大國內(安大略省以外)或海外高中的學生通過完成中學文憑或投考當地的高級程度考試,例如香港中學文憑考試英國普通教育高級程度證書等,亦可以獲取入學資格[89] 。 本地非安大略省學生、海外學生、轉校生及21歲以上持安大略省高中文憑 (OSSD) 的學生可通過安大略省大學聯招中心 (OUAC) 網站在線使用B組本科申請選項完成入學申請[90][91]

除小部分學系以外,學生在報名時只需填寫心儀學群(admission category)以便在大一選科。學生累計4.0學分後才可申報其學習課程(Program(s) of Study (POSt))。[92]

綠色通道(中國大陸自行收生計劃)

多倫多大學士嘉堡校區提供自行收生計劃(「綠色通道」(Green Path))予中國大陸地區,為準備高考的普通高中學生提供第二選擇。[93] [94] 。「綠色通道」項目只會與各省重點普通高中簽約。招生辦主任會到學校實地探訪,評估後決定是否簽約。目前有二十一所高中參與。就讀於這些學校的學生需經校方推薦後,方可申請,再使用多倫多大學士嘉堡校區入學部網站完成申請。申請人須通過該校自行命題的高考難度英語和數學測試,並接受面試,方可錄取。申請時亦須提供校內高中成績及高中會考(畢業考試)成績。本計劃由多倫多大學士嘉堡校區國際部直接管理。

研究

多倫多大學士嘉堡校區擁有多元且持續成長的研究體系,涵蓋生命科學、自然科學、健康、社區參與、永續發展與創新等領域。其研究多為跨學科與社區導向,反映全球優先議題及在地需求。[95]

主要研究實驗室與中心

  • 黑人健康平等實驗室(Black Health Equity Lab, BHEL) – 成立於2022年,隸屬於健康與社會系(Department of Health & Society),BHEL致力於改善士嘉堡黑人社群的健康平等。其計畫包括與當地健康機構合作開發的HIV預防與治療方案。[96]
  • 學術卓越群組計畫(Clusters of Scholarly Prominence Program, CPSS) 資助跨學科教師團隊進行合作研究專案。[97]
  • 森·易卜拉欣創業、創新與領導包容卓越中心(Sam Ibrahim Centre for Inclusive Excellence in Entrepreneurship, Innovation & Leadership, SICIEEIL) – 設於森·易卜拉欣樓(Sam Ibrahim Building),該中心支持學生創業與領導培訓,由企業家森·易卜拉欣捐款資助。[98]
  • SoundLife Scarborough (SLS) – 於2023年啟動,該計畫透過音樂促進社區參與式研究,並建立士嘉堡校區、在地音樂家及文化組織之間的合作關係。[99]
  • 精神病治療介入實驗室(Therapeutic Interventions for Psychosis Lab, TIP Lab) – 研究精神病困擾性症狀的成因與治療,並發展如認知行為治療(cognitive behavioural therapy)及認知矯正(cognitive remediation)等介入方法。[100]

基礎建設的永續發展

士嘉堡校區將永續理念融入研究與校園規劃。近期計畫包括:

  • 和諧公舍(Harmony Commons)依照被動式節能屋標準建造,預估與傳統設計相比可降低40–60%的能源消耗。[101]
  • 森·易卜拉欣樓(Sam Ibrahim Building)採用地熱供暖、高效隔熱以及綠化屋頂,設計目標為降低約40%的能源消耗。[102]

跨學科研究中心

士嘉堡校區設有多個獨特的跨學科及跨部門研究中心,包括:[103]

  • 生物化學中心 – 專注於分子生物學、生物化學與細胞過程的研究,支持基礎與應用研究計畫。
  • 民族誌研究中心 – 成立於2007年,該中心旨在促進士嘉堡校區的民族誌研究與寫作,舉辦年度講座系列、工作坊、課程,以及民族誌寫作獎學金競賽。[104]
  • 全球殘障研究中心 (CGDS) – 成立於2020年,CGDS集合了多倫多大學各校區的研究人員,進行跨學科殘障研究,強調反歧視、交叉性及跨國研究方法。[105]
  • 壓力神經生物學中心 – 成立於2000年,配備先進設施以研究大腦與神經系統功能,包括電生理學、顯微鏡觀察與行為研究。
  • 行星科學中心 – 隸屬於物理與環境科學系,提供跨學科行星科學研究平台,支持博士後研究員,並從事公共科學推廣。
  • 美食研究中心 – 跨學科計畫,探索飲食研究,包括文化認同、移民社群、食品生產及社會影響,結合實地研究、檔案分析、GIS與數位人文方法。
  • 環境核磁共振 (NMR) 研究中心 – 2004年啟用,運用NMR光譜技術進行環境分子層次研究及代謝組學分析。
  • 整合行為與神經科學 (IBN) 小組 – 成立於2001年,研究動物行為的功能與演化,透過整合方法將基因組資訊與表現型連結。
  • 植物細胞與分子過程 (PCMP) 小組 – 使用開放式實驗室與先進植物培養設備進行研究,涵蓋生物化學、分子遺傳學、生理學及顯微鏡技術,以探索植物生長、發育及環境應激反應。

校園生活

學生中心

Thumb
學生中心是校園內學生活動的重要地標。

學生中心(Student Centre)是一棟三層樓、面積約48,000-平方英尺(4,500-平方米)的建築,內設有士嘉堡校區學生會(SCSU)辦公室、多倫多大學士嘉堡校區學生事務辦公室,以及其他學生社團與組織的辦公室。大樓內亦設有美食廣場、健康與保健中心,以及多信仰祈禱室。[106] 位於學生中心一樓的「1265Bistro」是一間由學生會營運的酒吧兼餐廳。於學生中心啟用後不久開業的場地原名為「The Bluffs」,並在2009年重新開幕時更名為「Rex's Den」,亦提升了服務品質[107]。Rex's Den在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時短暫停運後,學生會決定將其永久結業,並在2022年按學生反映重新打造成現有的1265Bistro[108]

校園飲食

多倫多大學士嘉堡校區在校園內提供多樣化的用餐選擇,從學生會經營的補貼餐廳到學校管理的餐廳應有盡有。

學生中心美食廣場

學生中心(Student Centre)設有一個美食廣場,是學生用餐的核心地點。[109] 美食廣場提供多間餐飲店,包括肯德基(KFC)和Subway等知名連鎖店。[110] 由於地點便利且平日營業時間較長,這裡常受到走讀生的青睞。

1265 Bistro

位於學生活動中心一樓的1265 Bistro是由士嘉堡校區學生會(SCSU)經營的學生餐廳與酒吧。由於獲得學生會補貼,餐點相對廉價。[111] 自學生中心啟用以來,該場地經歷過多次品牌重塑。1265 Bistro附近也設有一家日出茶太(Chatime)。

和諧公舍飯堂

和諧公舍(Harmony Commons)飯堂是士嘉堡校區主要的自助式餐廳,每日供應早餐、午餐和晚餐。[112] 一年級宿生必須購買七天餐飲計畫,且僅限於和諧公舍飯堂內使用。[113] 餐廳同時強調永續飲食,並提供素食、純素、無麩質及清真餐點選項。[114]

Market Place

人文翼(Humanities Wing)的Market Place提供多元的國際美食及即取即走的餐點,如Bento Sushi和Osmow's。[115]

獨立餐飲選擇[116]

校園內設有兩間Tim Hortons。一間位於學術資源中心(Academic Resource Centre)與彼登(Bladen Wing)之間,另一間則位於多倫多泛美運動中心(TPASC)。此外,校園內還有位於聚見地(Meeting Place)的星巴克(Starbucks)、教學中心(Instructional Centre)的La Prep、森·易卜拉欣樓(Sam Ibrahim Building)的CAFÉ DÉPÔT、高地堂(Highland Hall)的喜喜麻辣燙(Hotpot and Tea),以及其他餐飲選項。

士嘉堡校區圖書館

Thumb
翻新後的士嘉堡校區圖書館內部。

作為多倫多大學圖書館系統的一部分,多倫多大學士嘉堡校區圖書館(UTSC Library)為學生、教師及研究人員提供各類學術資源、學習空間與數位服務。[117] 除了傳統的圖書館服務外,士嘉堡校區圖書館亦透過工作坊、同輩輔導及與教師的合作,支持體驗式學習、數位素養及研究技能的培養。

BRIDGE

BRIDGE是士嘉堡校區管理學系與士嘉堡校區圖書館的聯合計畫,融合了商業、資料及創業領域的學術、研究與體驗式學習。[118]

作為一個多功能學術空間,BRIDGE同時具備商業研究圖書館、資料實驗室、協作休憩區及學生創新中心的角色。它為學生提供高階工具與平台,促進商業分析與研究的實務學習。

BRIDGE亦是課外活動的樞紐,舉辦各式各樣的工作坊、活動及與業界的合作。旨在連結課堂知識與實際應用,並支持學生培育、社區參與及創新。[119]

校園學習空間

Thumb
人文翼內的多排自習桌。

士嘉堡校區在校園各處提供多種學習環境。學生亦可以使用沒有課堂或預約的空教室。部分主要學習空間包括[120]

  • 士嘉堡校區圖書館(UTSC Library) — 提供安靜學習區、小組討論室及個人自習桌,分布於兩層樓。
  • 科學翼(Science Wing)與人文翼(Humanities Wing) — 鄰近課室設有多排自習桌。
  • 彼登翼(Bladen Wing) — 提供適合個人學習與小組討論的空間。
  • 高地堂(Highland Hall) — 設有休閒座椅、書桌及小型學習角落,結合學習與社交。
  • 森·易卜拉欣樓(Sam Ibrahim Building) — 提供多樣化的現代學習空間,包括自習桌、休閒座位及書桌。

體育

多倫多大學士嘉堡校區為各種程度的學生提供參與體育與健身的機會,不論是為了休閒、競賽,或是身心健康。所有學生均可使用多倫多大學三個校區的體育設施,其中包括世界級的多倫多泛美運動中心(TPASC)。

多倫多泛美運動中心(TPASC)

Thumb
泛美中心的入口

多倫多泛美運動中心(Toronto Pan Am Sports Centre, TPASC)是位於士嘉堡校區內的一座主要運動設施。該中心為2015年泛美運動會(Pan American Games)及帕泛美運動會(Parapan American Games)而建,由多倫多大學與多倫多市共同擁有。同時亦為加拿大精英籃球聯賽(CEBL)球隊Scarborough Shooting Stars的主場館。[121] 2024 年,超過11,000名學生曾使用過泛美中心。[122]

泛美中心於2014年啟用,設施包括[123]

  • 兩座奧運規格(10泳道、50公尺)的游泳池及一座25公尺跳水池。
  • 一個綜合運動館,內設多個籃球、排球及其他室內運動場地。
  • 健身中心、跑道及攀岩牆。

該中心廣泛供士嘉堡校區學生、校隊以及社區居民使用。士嘉堡校區學生的雜費包含會員資格,學生可使用健身房、游泳池及其他運動設施。[124]

除了學生使用外,泛美中心也經常舉辦本地及國際比賽,以及國家隊訓練營。

校隊運動[125]

多倫多大學的體育校隊「Varsity Blues」匯集來自三個校區的頂尖運動員,與其他大學進行比賽。校隊運動包括:

  • 羽毛球
  • 棒球(男子)
  • 籃球(男子)
  • 越野跑
  • 冰壺
  • 擊劍
  • 曲棍球(女子)
  • 花式滑冰
  • 美式足球
  • 高爾夫
  • 冰上曲棍球
  • 長曲棍球
  • 登山車
  • 賽艇
  • 橄欖球
  • 足球
  • 壘球(女子)
  • 壁球
  • 游泳
  • 網球
  • 田徑
  • 排球
  • 水球
  • 摔跤

除特別註明外,所有運動項目均設有男子與女子組別。

校內體育活動[126]

士嘉堡校區提供多樣化的校內體育活動,讓學生能在課餘時間參與競技或休閒運動。每年有超過827名學生參加校內比賽。運動項目包括:

  • 羽毛球(男女混合)
  • 籃球
  • 板球
  • 曲棍球(女子)
  • 旗式美式足球
  • 冰上曲棍球
  • 室內足球
  • 長曲棍球(女子)
  • 戶外足球
  • 網球
  • 極限飛盤(男女混合)
  • 排球

除特別註明外,所有運動項目均設有男子與女子組別。

宿舍

Thumb
新建成的和諧公舍(Harmony Commons)

南、北宿舍區(排屋)

士嘉堡校區規劃時本身並沒有包括任何宿舍。2023年前學生住宿主要位於校園最南端。1967 年,當時學生提議增建校內宿舍。這促成了學校興建南排屋(South Townhouses)(第一期):白楊堂(Aspen Hall)、樺木堂(Birch Hall)、雪松堂(Cedar Hall)、山茱萸堂(Dogwood Hall)及榆樹堂(Elm Hall)於 1973 年開放,可容納約 250 名學生[127]。排屋設有共用的公共區域、廚房和浴室供學生使用。隨著需求的不斷增長和入學人數的增加,南排屋(第二期):冷杉堂(Fir Hall)、灰松堂(Grey Pine Hall)、山核桃堂(Hickory Hall)及鐵木堂(Ironwood Hall)於 1984 年建成,可容納 144 名學生[128]。到 1989 年,北排屋(第三期):刺柏堂(Juniper Hall)、相思木堂(Koa Hall)、落葉松堂(Larch Hall)及楓樹堂(Maple Hall)在科研樓附近建成,增加了 142 個床位[129]

莊·福李堂與學生宿舍中心

為了滿足持續成長的學生需求,以士嘉堡校區首位女校長命名的公寓式宿舍莊·福李堂(Joan Foley Hall)於2003年啟用。莊·福李提堂供58間套房,最多可容納229名學生[130]。每個單位配有共用的公共區域、廚房和浴室。建築亦配備電梯。學生宿舍中心是一棟位於莊福李堂旁的藍色建築,負責宿舍管理,並作為所有排屋與莊福李堂宿生的公共區域。它處理學生的郵件和接受餐飲外送,並提供一些生活用品供學生使用。

和諧公舍

在2023年,士嘉堡校區啟用了九層高的和諧公舍(Harmony Commons)。這棟被動式節能屋提供748個額外床位,並採用永續設計,設有一體化餐飲、靈活的學習和休閒空間[131]。現時,和諧公舍和南排屋都是大一生宿舍,其他年級的本科學生及研究所學生都只可以申請入住莊福李堂或北排屋[132][133]。若然有多餘宿位,大一生亦可能會被分派至北排屋。

設施配套

所有住宿單位都有共用或單人臥室可選,和諧公舍亦有少量擁有私人洗手與沐浴間的「超級單人」臥室[134]。除少數情況以外,住宿期限皆依學期而定。每位宿生都會被指派一位宿舍輔導員。學生住宿提供「一年級保證」,大一生在特定截止日期前申請即可保證獲得住宿。除此以外,由於所有大一生宿舍都不配備可煮食的廚房[135],大一宿生不論所屬宿舍都必須購買只適用於諧公舍飯堂的七天膳食計劃[136]

本科生校園團體與學生組織

Thumb
Frosh 2024,攝於泛美中心外。

士嘉堡校區的學生可以參與各式各樣由學生主導的團體與組織,這些團體支援學術、文化、社交及專業發展。

士嘉堡校區學生會(SCSU)

士嘉堡校區學生會(SCSU)是多倫多大學士嘉堡校區(UTSC)的官方本科生學生會,代表並維護學生群體的利益。[137]

學生會成立於1966年(前身為士嘉堡校區學生議會,SCSC),曾主導多項由學生推動的計畫,例如興建宿舍與學生中心,以及在加薩戰爭期間舉辦的親巴勒斯坦示威活動。[138]學生會負責營運和管理學生中心,擁有並經營1265 Bistro,支持及承認各學系學生會與學生社團,並提供各種服務,包括助學金、健康與牙科保險、置物櫃、影印,以及畢業照拍攝服務。[139] 學生會同時也提供折扣、舉辦活動,並支持校園內的學生倡議。

學生會由執行團隊、總監會與全職員工領導。執行團隊包括會長,以及負責校務、學術與大學事務、公平、校園生活及對外關係的副會長。[140] 總監會則由各學術部門及特定學生群體的代表組成。[141]

學系學生會

在學生會支援下,士嘉堡校區每個學術系所均設有自己的系所學生會 (Departmental Student Associations, DSA),提供學術支援、倡議及社交活動。例子包括生物科學系學生會 (BioSA) 與心理學與神經科學系學生會 (PNDA)。[142]

社團

學生會認可並支援各式學生社團,涵蓋文化、學術及休閒興趣。例子包括緊急醫療反應小組 (EMRG) 及 Twelve65。學生可以透過士嘉堡校社團服務平台瀏覽現有社團或註冊新社團。[143][144]

志願者網絡與平權服務

士嘉堡校區提供學生透過學生會參與志願計畫的機會,包括街區團隊、食物中心、學術支援服務及種族學生社群。參與者可獲得證書、推薦信、共同課程記錄 (CCR) 認可,以及社區外展獎學金的機會。[145]

學生會主要經營三個平權服務中心:學術支援中心、食物中心及種族學生社群。這些中心提供學術諮詢、免費食物、專業發展工作坊,以及旨在促進學生發展的社交活動。[146]

Frosh(學生會迎新)

Thumb
Frosh 2024,攝於泛美中心內。

士嘉堡校區,「Frosh」是由士嘉堡校區學生會組織,需購票的年度迎新活動。 [147] Frosh通常持續三天,包含一系列社交活動以令新生認識校園。 [148]

在Frosh期間,學生被分成不同的「學院」(Houses),參加挑戰和遊戲,贏取積分,角逐「學院盃」。該計劃還包括開幕式、表演、校園參觀以及與高年級學生見面的機會。 [149]

ARTSIDEOUT (ASO)

Thumb
ARTSIDEOUT 2024展位.

ARTSIDEOUT (ASO) 是士嘉堡校區最大的跨學科藝術節,每年十月舉辦。活動將校園轉變為戶外畫廊,展示視覺藝術展覽、現場表演、互動裝置及工作坊。由學生為學生組織,提供士嘉堡校區一個展示及參與多元藝術表現的平台。該藝術節免費開放,促進校園內的創意及文化交流。[150][151]

媒體

校園內的學生媒體包括士嘉堡校區官方學生新聞媒體《地下》(The Underground)。校園內亦有發行三校區官方學生新聞媒體《大學》(The Varsity)。

姐妹會與兄弟會

多倫多大學士嘉堡校區包括一個姐妹會Delta Alpha Theta - Gamma分會[152]。此外,還有一個兄弟會Xi Alpha Pi。[153] 這些組織均沒有會館。根據多倫多大學自1960年的反歧視政策,校區並未正式承認兄弟會或姐妹會[154]

r/UTSC

Reddit上有一個專門針對士嘉堡校區的討論區: r/UTSC。這個子論壇是一個非正式的線上交流空間,學生、校友和申請者可以在此分享和討論建議、校園新聞、迷因,以及士嘉堡校區學術與社交生活。

由於是由學生自發經營,r/UTSC並非大學官方組織,但仍是學生之間互相支持的重要平台。[155]

研究生學生組織

多倫多大學士嘉堡校區的研究生由多個組織代表,這些組織提供學術、專業及社交方面的支持。

多倫多大學研究生學生會(UTGSU)

多倫多大學研究生學生會(University of Toronto Graduate Students' Union, UTGSU)代表三個校區超過18,500名研究生,並提供健康與牙科保險、校內體育聯賽、資助機會,以及學生權益倡導等服務。[156]

士嘉堡研究生學生會(GSAS)

在士嘉堡校區,士嘉堡研究生學生會(Graduate Students Association at Scarborough, GSAS)是代表研究生的選舉組織。GSAS管理研究生及博士後休息室,舉辦社交及學術活動,並出版校園期刊《The Valley》,收錄學生創作、研究亮點,以及研究生和博士後的故事。GSAS同時與副校長(研究)及副院長(研究生)合作,推動包括研究生研討會系列、新前沿研討會系列(New Frontiers Seminar Series),以及研究生暑期健身補助計劃等項目。GSAS亦與教學與學習中心(CTL)、學術諮詢與職業中心(AA&CC)、以及專業技能研究生協會(GAPS)合作,提供工作坊和專業培訓。[157]

研究生管理顧問協會士嘉堡校區分會(GMCA@UTSC)

士嘉堡校區同時設有研究生管理顧問協會(Graduate Management Consulting Association, GMCA)的士嘉堡校區分會(GMCA@UTSC),提供管理顧問領域的專業發展機會。GMCA@UTSC舉辦導師計劃,以及其特色的10週「miniMBA」課程,幫助學生獲得實務學習與領導力發展經驗。[158]

人口統計

士嘉堡校區的學生人數約為聖佐治校園的22%。它佔大學總學生人數的15%。在三個校區中,士嘉堡校區的國際學生比例最高,為30.7%,相比之下,聖佐治校區為29.0%,密西沙加校區為25.7%。士嘉堡校區的性別比例較聖喬治校園不均衡,本科生和研究生中女性比例較高。

更多信息 本科生, 研究生 ...

學生會會長選舉風波

2019年2月,加拿大籍藏人齊美拉莫(Chemi Lhamo)當選多倫多大學士嘉堡校區學生會會長。該校部分中國留學生發現其曾與第十四世達賴喇嘛合照及展示「自由西藏」標語,因此指稱其具有「藏獨」背景,並在社交媒體和校內發起罷免聯署,要求學校取消其當選資格。[160][161][162][163]

流行文化

因其建築特色,多倫多大學士嘉堡校區曾被用作多部電影及音樂錄影帶的拍攝場地。部分場景包括丹尼·維勒納夫執導的《宿敵》(2013)、吉勒摩·戴托羅執導的《水底情深》(2017)、克里斯托弗·博格利執導的《夢行者保羅》(2023),以及威肯的《Secrets》(2017)音樂錄影帶皆在校園拍攝。[164][165] 此外,校區亦曾被大衛·柯能堡在1969年用作其首部電影《立體》的拍攝場地。[166]

參見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