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大泉東站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大泉東站(日语:大泉東駅/おおいずみひがしえき Oizumi-Higashi eki */?)是位於三重縣員辨市員弁町,三岐鐵道北勢線的鐵路車站(廢站)。
Remove ads
歷史
- 1914年(大正3年)4月5日:北勢鐵道大泉站啟用[1](後來站內加設列車交會設備)。
- 1931年(昭和6年)7月8日:改名為大泉東站[1]。
- 1934年(昭和9年)6月27日:公司名稱變更後,成為北勢電氣鐵道的車站[2][1]。
- 1944年(昭和19年)2月11日:在公司合併後,成為三重交通的車站[2][1]。
- 1964年(昭和39年)2月1日:在三重交通的鐵路業務分拆出來,成為三重電氣鐵道的車站[2][1]。
- 1965年(昭和40年)4月1日:三重電氣鐵道合併至近畿日本鐵道[2][1]。
- 1977年(昭和52年)12月6日:加設列車交會設備。站內信號機進行重組。
- 1978年(昭和53年)
- 1月27日:實施站內配線變更工程。1號線(站西側線)停止使用,2號線(站東側線:全長59.9米)開始使用。
- 4月16日:成為無人車站。
- 1982年(昭和57年)1月20日:站舍被拆毀。
- 2003年(平成15年)4月1日:在業務轉讓下,成為三岐鐵道的車站[2][1]。
- 2004年(平成16年)4月1日:車站被廢除[1]。
Remove ads
車站東北方1.2公里處設有大谷神社。神社內有一個神泉,湧出清澈的泉水,傳說喝了這些泉水能醫百病。後來這個地方被稱為大泉。在車站啟用當初名為「大泉站」,但是此站嚴格上是在東一色地區,因此便把「東一色」的「東」字加上「大泉」,變為了「大泉東站」。
車站構造

此站是地面車站,設有1面1線的單式月台(在車站廢除前)。曾經此站設有列車交會設備並且經常使用,以提供15至30分鐘一班的班次。後來在1977年(昭和52年),隨著北勢線自動閉塞化工程,便把列車交會設備撤去,並且減至40分鐘一班次。在2004年(平成16年),此站被廢除,同時開設大泉站。當時開設了於大泉站或楚原站折返的列車班次,使西桑名至大泉或楚原之間日間設有30分鐘一班的班次(當時)。隨著列車交會設備被撤去。車站西邊的月台和鄰接月台的站舍也被撤去,但是月台的擋土壁還存在。而車站東邊的月台仍然在使用。在車站廢除後的2005年(平成17年),車站東邊的舊月台和西邊的舊月台擋土壁全部被撤去。後來,為了方便前大泉東站的使用者,便在舊大泉東站與大泉站之間建設了一條道路,該道路建設在路軌西邊。而大泉東站唯一保留下來的設施是舊月台西邊的單車停泊場上蓋。在車站廢除後的2007年(平成19年),遺址處的路軌進行了彎道改善工程,變更路軌走線。把原本的5個彎道(包含兩個S彎)變為1個彎道,取消兩個S彎。另外,在此站全盛時期,此站除了設有列車交會設備,還有2條貨物側線,並有2面4線的月台。
-
圖中已經完成彎道改善工程(從桑名一方望向路軌)。路軌右邊是廢除前一直使用的月台。左邊道路部分是舊站舍和舊月台遺址。
-
開始進行彎道改善工程(從桑名一方望向路軌)
-
完成彎道改善工程(從桑名一方望向路軌)
-
連接大泉站與舊大泉東站的道路(前方是舊大泉東站遺址,後方是新設的大泉站)
Remove ads
使用狀況
- 車站主要乘客都是上學和通勤客。
- 以下為坂井橋站的使用狀況變遷[3][4]。
- 一年乘車人次以人作單位。更適合用於比較年度數據。
- 上下車人次調査結果是在任意1日記錄,以人作單位。但需注意,由於在調査日的天氣、活動等原因,使數字變動會比一年乘車人次為大。
- 當中,最高値會使用紅色,在最高値記錄年度以後的最低値使用青色、在最高値記錄年度以前的最低値使用綠色作標記。
- 在早上和黃昏的繁忙時間,大泉東站的客量也是極少。其餘時間更常常沒有乘客乘車。
Remove ads
相鄰車站
- 在1944年(昭和19年)7月1日前,此站與北大社站之間曾設有大木站。
注腳
相關項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