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烏溪

位於台灣中部溪流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烏溪
Remove ads

烏溪位於臺灣中部,為中央管河川,下游河段因流經臺中市大肚區,俗稱大肚溪[1]荷蘭時期稱為甘仔轄河Kamachat River)。河長119.13公里,居全台第六,流域面積2,025.60平方公里,居全台第四。

事实速览 烏溪 大肚溪, 词源 ...
Thumb
烏溪夕照
Thumb
遠眺烏溪出海口,出海口右方是台中港
Thumb
從國道6號可見烏溪岸邊的卓蘭層露頭。

主流上游名為北港溪,流域的最遠源頭發源於標高2,532公尺之更孟山南側[2][3],向南南西流至經翠巒、紅香、溪門,於馬家附近匯集左股源自中央山脈合歡山向西流的瑞岩溪(傳統認為發源於合歡山西側的瑞岩溪為北港溪源流[4]),不遠處約300多公尺再匯流右股來自白姑大山南側向東南流的帖比倫溪,續流至瑞岩後轉西偏南,經萱野、新生社(眉原)、互助、清流、梅子林、北港、國姓,於柑子林與南港溪會合,改稱烏溪。經過河階、沖積扇及彰化人口聚集地之後,烏溪於臺中市龍井區麗水里彰化縣伸港鄉全興村之間注入台灣海峽,5—9月是豐水期,約占全年70%的流量,其中流量最高在6月,枯水期為每年的1、2月[5]

烏溪為臺中市與彰化縣之界河。流域包含南投縣埔里鎮國姓鄉草屯鎮,臺中市霧峰區烏日區大肚區龍井區,與彰化縣伸港鄉和美鎮彰化市芬園鄉等鄉鎮。

烏溪主流和支流交匯處,多形成沖積扇,在台中盆地中的辮狀流路在北邊形成豐原沖積扇,東邊有山麓聯合沖積扇,南有烏溪沖積扇和貓羅溪沖積扇。

Remove ads

起源

烏溪水系源頭地區在河川基準面侵蝕下,瑞岩溪及支流帖比倫溪等均呈現河床陡降的流勢。這種河勢直至與南港溪合流後的國姓鄉一帶才較不明顯。

治理

1931年日本政府實施9年治水計畫,花費606萬圓,1939年已完成烏溪本流及支流大里溪的堤防38公里、護岸2公里,完工後於烏溪橋北岸立有「烏溪治水工事竣工記念碑」[6]。1959年,台灣中南部發生災情慘重的八七水災,水利局成立「臺灣省水利局機械工程隊」,由農復會撥贈美援施工機具執行搶修重建工作。除了民間、工兵、工程隊以外,空軍也參與烏溪堤防復建,於烏溪治水工事竣工記念碑旁立有省府及地方感謝空軍參與堤防復建紀念碑[6]。行政院於2015年核定鳥嘴潭人工湖[7]

烏溪水系主要支流

主要橋樑

Thumb
台鐵大肚溪橋
Thumb
省道台63線烏溪橋
Thumb
省道台14線中潭公路炎峰橋

以下由河口至源頭列出主流上之主要橋樑:

烏溪河段

北港溪河段

相關條目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