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大震災內埔庄殉難者追悼碑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大震災內埔庄殉難者追悼碑,是一座位於臺灣臺中市后里區的紀念碑,因紀念1935年新竹-台中地震殉難者而興建而設立,今被劃為內埔庄役場設施群而被列為臺中市市定古蹟。
沿革
1935年4月21日清晨,臺灣中部發生芮氏規模為7.1大地震,造成當時海岸線及舊山線地區受災嚴重。其中舊名「墩仔腳」的內埔庄遭到重創,當時全庄除了內埔庄役場之外幾乎夷為平地。[1][2][3]
隔年,臺灣中部幾個較嚴重的災區或特殊地點皆立有碑銘,藉以「慰靈」與「追悼殉難者」,大震災內埔庄殉難者追悼碑也於此時建立,此後,內埔庄每年舉辦聯合追悼會為追悼亡者,在每逢震災紀念日則由行政首長帶領各界人士奠祭震災亡魂。[4][5] 。[6]
1966年,殉難者追悼碑自后里國中遷移至現址,即后里區公所後方。
設計
殉難者追悼碑採用花崗石作為主要結構,碑頂為尖切角,平台四周有鐵鍊與短石柱形成圍欄。基座乃由平台對角線所界定出的四道渦卷狀支柱所形成,其上承接一方體,原應刻有受難者名單,再上方則為「大震災內埔庄殉難者追悼碑」字樣之方尖碑體。該碑是由來自大甲郡清水街的許成財琢造:
其碑除刻有殉難者姓名,還設有一座於戰後時期由后里鄉公所於1966年4月21日加拓之碑文:
時維中華民國二十四年四月二十一日上午六時零二分,本省中部地區遭遇大地震一時山地裂、飛來橫禍,尤以本鄉災情最慘民房倒塌十之八九,面目全非、庄長張堪助張花暨庄民一千零二人,罹難 輕重傷三千零八十四人、無家可歸者二千三百九十六戸。屍鴻遍野、滿目瘡痍,慘状不可言喻,鳴呼慘哉。值震災三十週年遷建現址,並謹誌概,略為殉難者悼意,藉資永垂。
中華民國五十五年四月二十一日 后里鄉長 張銀湖 謹誌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