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大震災石圍牆庄殉難紀念碑
位於臺灣苗栗縣公館鄉石墻村的紀念碑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緣由
1935年4月21日早上6點2分發震的關刀山地震,災情最嚴重的是沿三義魚藤坪往北延伸到銅鑼新鷄隆、老鷄隆、公館的石圍墻(今石墻村)[1]。自光緒年間後,後龍溪流域中流的老鷄隆、石圍墻等居民有定期聯合南下北港媽祖廟進香的傳統[2]。發震當天正為農曆三月十七,公館和銅鑼地區正要舉行媽祖進香大拜拜,在外工作者紛紛返家,所以會造成如此嚴重的傷亡[1]。石墻村全村一百四十二戶有一百四十一戶全倒[3],僅剩石圍牆北門附近一戶住家半倒[4]。
農民陳北開表示,地震數秒間就造成石圍墻和多數土造平房倒塌,沒有一面牆壁還超過1公尺以上,他妹妹也因此身亡[1];詹德坤鄰居陳秋香回想,詹德坤當時正要去村中的關帝廟找父親,卻被建築物砸傷,送醫時已回天乏術[5];村民張雲金自述姪子、姪女皆死,石圍牆庄到處傷者哀嚎、家屬痛哭[6];張雲金妻子張黃三妹自述,發生時她正在家中吃早餐,只聽轟然一聲,她和家人在房子倒塌前及時逃出,後來在避難所住了快一個月[7]。
Remove ads
紀念

日本政府在死亡較多的苗栗地區數處設置殉難紀念碑,如銅鑼鄉銅鑼國小側門、公館鄉石墻村、三灣鄉大河派出所等,並訂於陽曆4月21日祭弔[8]。其中大震災石圍牆庄殉難紀念碑立於1935年5月18日[7],在受災戶張雲金與張黃三妹夫妻住家附近[6]。圓形石碣上刻有受難者姓名[6],共有八十三位死難者[9]。紀念碑文由陳漢初撰寫[7]。陳漢初的二弟陳漢秋就在此地震去世,當時才二十九歲[10]。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原始文献:大震災石圍牆庄殉難紀念碑受難者名單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原始文献:大震災石圍牆庄殉難紀念碑文
此外,日本政府宣傳村民詹德坤在臨終前高唱日本國歌,因此又另在五福公園立銅像[5]。據石圍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邱新和表示,石圍牆庄殉難紀念碑立碑後,每年農曆七月二十九日,村民都會在碑旁普渡祭拜,日本政府一度下令停辦,但庄長、民眾一致要求,隔年就恢復舉辦,之後仍維持這項傳統[6]。半世紀後,詹德坤銅像已被遺族變賣換抽水機[5],石圍牆庄殉難紀念碑雖碑文模糊但依稀可辨[6]。
1999年9月初,石圍社區爭取內擴大內需營造城鄉新風貌補助,將此碑週圍整理為石圍震災紀念公園[6]。2005年9月,苗栗新故鄉協會將承接客委會「客庄文化資源普查計畫」,以公館鄉為主拍攝一萬五千多照片,其中也包含此紀念碑[4]。次年,苗栗縣鄉土文化協會並將此碑、石圍牆遺址、石母祠列為石墻村的自行車路線景點之一[11]。
Remove ads
參考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