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天然鈾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天然鈾(Natural uranium,NU,Unat[1])即與自然界同位素比率(豐度)相同的鈾,包含0.711%鈾235,99.284%鈾238,以及0.0055%鈾234。約2.2%的放射性來自鈾235,48.6%來自鈾238,49.2%來自鈾234。
![]() |
天然鈾可作為高或低功率反應堆的燃料。歷史上,石墨慢化反應堆和重水慢化反應堆一直用金屬鈾()或二氧化鈾 (),以及陶瓷形式的天然鈾作燃料。但是,以三氧化鈾()和八氧化三鈾()作为實驗燃料,却表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前景。[2]
在輕水反應堆或核武器中,仅0.72%的鈾235不足以維持鏈式反應,故必須用濃縮鈾。核武器的鈾235濃度為90%,輕水反應堆的鈾235濃度則約3%。[3]未濃縮的天然鈾可作為重水堆的合適燃料,如CANDU反應堆。
在地質歷史早期,鈾235更豐富時,鈾礦石在極少數情況下自然裂變,形成天然核反應堆。與鈾238(半衰期45億年)相比,鈾235衰變較快(半衰期7億年),前者的衰變極其緩慢,因此十億年前的鈾235存量為現在的兩倍。
曼哈頓計劃期間,Tuballoy被用作指代精煉狀態的天然鈾,這詞仍然偶爾使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亦用「X-Metal」為鈾的代號。同樣,濃縮鈾被稱為Oralloy(指橡樹嶺合金),貧鈾则被稱為Depletalloy。
Remove ads
參見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