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天竺

印度旧称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天竺,通“天柱”,是汉文化中对中国西南部山区的泛称,包括横断山脉和山脉西南中南半岛北部[1]青藏高原东南部[2]秦岭部分山区[3]等,杭州西湖以西灵隐至琅岭一带也称天竺。

事实速览 汉语名称, 汉语 ...

根据四库全书四海华夷总图[4],东天竺东起四川盆地以西黑水(今四川阿坝自治州),南天竺南至中南半岛南天池(今中南半岛柬埔寨境内洞里萨湖暹粒附近)。

部分现代文献中,「天竺」为東亞对印度的称呼,广义上也指整个南亚次大陆。在一些古代文献或传说中,由于佛教源于印度,天竺有时被称为西天[5]

Remove ads

概論

“天竺”这一称呼最早可以追溯到古波斯语印度教(「*Hinduka」)一词的中文音译,读作「l̥induk」或者*qʰl'iːn tuɡ[6]——这一词语最早为公元前6世纪于印度西北部旅行的波斯人依照印度河梵语名称(Sindhu)命名得来。[7]除此之外,汉语中对古印度的称呼还有「身毒」(n̥i[ŋ][d]ˤuk) [8][9]、「天篤[10]印特伽[7]等。南朝劉宋范晔曾在《后汉书·西域传》中对天竺有十分详细的描述[11]

“天竺国一名身毒,在月氏之东南数千里。俗与月氏同,而卑湿暑热。其国临大水。乘象而战。其人弱于月氏,修浮图道,不杀伐,遂以成俗。从月氏、高附国以西,南至西海,东至磐起国,皆身毒之地。身毒有别城数百,城置长。别国数十,国置王。虽各小异,而俱以身毒为名,其时皆属月氏。月氏杀其王而置将,令统其人。土出象、犀、玳瑁、金、银、铜、铁、铅、锡,西与大秦通,有大秦珍物。又有细布、好毾卫、诸香、石蜜、胡椒、姜、黑盐。”

由于天竺可划分为中部、东西和南北五大区域,中国古代也将天竺称作五天竺[12]朝鲜半岛新罗时期的《往五天竺国传》中,这一词语即被用于指代当时的印度。[13]

在日本,不少著名作品中亦使用「天竺」二字指代古时的印度;其中包括《西游记》的日文译本。[14]

Remove ads

讀音

事实速览 汉语名称, 汉语 ...

歷史之音變過程爲:

  1. 「身毒」([n̥iŋ dˁuk])
  2. 「天竺」([tʰen ʈiuk])
  3. 「賢豆」([ɦen dəu])、「狷篤」([kʷiɛn tuok])、「乾篤」([gian tuok])
  4. 「印度」([ʔin duo])
Remove ads

相似名

参考文献

延伸阅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