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太皇太后
东亚历史上皇帝的祖母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太皇太后,簡稱太后、太皇,或稱太母[1],是古代中國皇帝及東亞地區部份時代的君主法定祖母的正式封號。在部分朝代曾出現的太帝太后、皇太太后、帝太太后等,皆為太皇太后的變體。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受到正史承認的太皇太后為漢文帝的母親薄姬。
此條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21年5月28日) |
由於繼承皇位的可能是庶子,或者皇帝在繼位時,其生母、親祖母已去世,所以太后、太皇太后、太帝太后並不一定是皇帝的生母或親(曾)祖母。
一般的情形是,嫡子繼承皇位,只有皇帝的生母被尊為太后,若新任皇帝的法定祖母(即前任皇帝在位時的太后)仍健在,則會被上尊為太皇太后。如果庶子繼位,嫡母、生母同在,則嫡母定被尊為皇太后,而生母也有可能被尊為皇太后,由此,後世可能出現太皇太后非皇帝親生祖母的情况。在旁支入繼的情况下,通常繼任皇帝只能以被繼承者為自己的尊親,不能加尊生母,她們可能只被尊為太妃而已。
總之,能夠被尊為太后、太皇太后、太帝太后,不但要看繼承人和被尊者之間的血緣關係,更要視彼此的法定關係而定。
中國並沒有超越太皇太后級別的稱號,出現的皇帝法定曾祖母,例如南宋高宗的宪圣慈烈皇后,都是在禪位的情況下(即孫輩皇帝仍健在,亦即太上皇)才形成皇帝曾祖母,但實質於太上皇駕崩前仍稱太皇太后(皇帝母爲太上皇后、祖母爲皇太后),奈何中國沒有子女輩皇帝、孫輩皇帝皆崩逝而曾孫成為皇帝時仍健在的太皇太后例子。
唯一近似的實例是唐朝的睿真皇后沈氏,沈氏於安史之亂中失蹤,其後唐朝皇室多次搜索其下落仍未果,後沈氏的曾孫唐宪宗於元和元年(803年)為沈氏發喪與追上谥号,《旧唐书》中稱沈氏為「曾太皇太后」[2],但由於《舊唐書》未有沈氏明確被遙尊為曾太皇太后的紀錄,因此未知此「曾太皇太后」是正式的尊號、或僅是稱呼。
越南曾出現世界唯一的「太太皇太后」,於養曾孫繼位被冠上這一銜頭,即慈裕太后范氏姮,成為東亞世界唯一超越太皇太后的例子。
Remove ads
中國
中國最早的太皇太后出現於西漢。西漢高祖劉邦的皇后呂雉,虽然生前因两个孙子前少帝、后少帝即位而成为皇祖母,但仍称皇太后,未称太皇太后。高祖妾薄氏作为汉景帝的祖母,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太皇太后。而漢哀帝封祖母傅氏為帝太太后,不久又改號為皇太太后,皆為太皇太后的變體。但偶有皇帝祖母因各種原因而未能得到太皇太后的身份,如東漢少帝的祖母董太后,就只被尊為皇太后;明世宗祖母邵太后在生前也沒有成為太皇太后,僅在死後被追諡為孝惠太皇太后。
此外,漢高帝的皇后吕雉,於西漢前少帝、西漢後少帝在位期間,做為皇帝的祖母,卻沒有得到太皇太后的尊號;而東漢孝仁皇的皇后董氏,於漢少帝在位期間,做為皇帝的祖母,亦無獲得太皇太后的尊號。
此外,唐代宗的睿真皇后沈氏,在《舊唐書》與《新唐書》中,在沈氏的曾孫唐憲宗登基後,都稱當時失蹤多年的沈氏為太皇太后、甚至是比太皇太后更高一級的「曾太皇太后」[3],惟史書中缺乏沈氏明確被遙尊為太皇太后或曾太皇太后的紀錄,因此未知此沈氏的太皇太后與曾太皇太后,是正式的尊號、或僅是稱呼。
日本
在日本的律令制頒布後,太皇太后一詞出現於飛鳥時代後期,並延用至今。時文武天皇皇后藤原宮子,在孝謙天皇即位後被封為太皇太后,是日本第一位太皇太后,也是第一位平民出身的太皇太后。文德天皇即位後,淳和天皇皇后正子內親王成為太皇太后,是第一位擁有皇族血統的太皇太后。日本的太皇太后在生活起居和朝儀禮備等,皆有專屬的官職負責,稱太皇太后宮職。而在平安時代,太皇太后不一定是天皇的祖母,太皇太后一號也能用以追贈或是尊稱身處相當地位權勢的皇族女性,近似於一種榮銜。
越南
越南外王內帝,皇帝祖母称太皇太后,郑主王母称太妃,王祖母称太尊太妃。
朝鲜半岛
参考文献
延伸阅读
参见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