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奧托梅萊拉76公釐艦炮

意大利产舰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奧托梅萊拉76公釐艦炮
Remove ads

奧托梅萊拉76公釐艦炮(OTO Melara 76 mm,美國海軍命名為「76 mm/62 (3") Mark 75」),是義大利奥托梅莱拉(Oto Melara)公司設計製造,並被各國海軍廣泛使用的艦炮。

事实速览 奧托梅萊拉76公釐, 类型 ...
Remove ads

簡介

義大利在1950年代起開發中口徑快炮,本型炮為第二代版本,目前主要服役的型號研發始於1964年,研發初期因為第一代版本的高故障率,西方國家對這個計畫並不熱衷,但是在1966年以色列看上了該設計緊緻的潛力,裝設在當時自製的百噸級薩爾4型飛彈快艇英语Sa'ar 4-class missile boat上,因此不只訂購研發中的76快砲,還加入了研發團隊解決設計問題。以色列海軍在實裝測試後,找到並解決了100多項設計瑕疵,使火炮設計穩定耐用。

奧托梅萊拉76快砲的特色是重量輕、射速快、操作人力需求少。火炮為雙層架構,上層為火炮本體,下層為彈艙與炮手控制台,俯仰轉向以全電力驅動。76快砲的彈艙為直立的三組圓形彈莢,可攜帶共115發炮彈,設計上可以立即上彈開火的彈莢只有2組,最多80發。彈藥尺寸承襲了美規3吋炮用的76.2 x 636公釐一體式炮彈,降低西方盟國導入火炮時的彈藥後勤壓力。

76快砲使用了1960年代尚為先進技術的玻璃纖維強化塑膠砲塔殼,火炮採全自動進彈射擊,省略了炮塔內的炮組,操炮連接船艦射控雷達,可在戰情室由電腦解算射擊,甚至全自動操作,減少火炮尺寸之餘亦降低重量。最初與76快砲搭配的射控雷達是義大利製獵戶座射控雷達家族(RTX-10X、RTN-20X、RTN-30X),主要的使用者也包括以色列;荷蘭在開發WM-25射控系統時將76快砲整合入STIR射控雷達和CAS雷達,而後WM-25授權美國改良後,為MK-92射控系統。傳統火炮為了讓炮管承受高射速產生的熱量,因此增厚炮管,而炮管增厚勢必得強化炮架強度,強化轉向機構的動力,最終尺寸便難以縮小;奧托梅萊拉76快砲的解決方案是在炮管外裝設套筒,經由水冷散熱,因此標準型76快炮的最高射速可達每分鐘85發,1980年代推出的改良超快射擊型(Super Rapid)版本射速達每分鐘120發,測試時甚至曾有每分鐘139發的密集火力。

奧托梅萊拉76快砲在1970年代起取代美製MK 33艦炮,作為近距反飛彈、空防、打擊水面艦艇岸轟支援英语Naval gunfire support等多元目標使用。由於在設計時已考慮小型艦艇安裝的要素,因此重量與後座力控制在護衛艦或是巡邏艇大小的小型艦艇可承受的範圍,76快炮因此成為西方世界船艦防空火炮的折衷選擇,在冷戰中期成為中小型艦艇廣泛配備的武裝,目前有53個國家的海軍使用。

2006年伊朗逆向工程的方式仿造成功,於同年9月開始大量製造,命名“Fajr 27”。[1]

Remove ads

中華民國海軍與奧托梅萊拉76公厘艦炮

Thumb
安江艦上中科院自行設計的砲塔

中華民國海軍自1970年代的龍江級巡邏艇和陽字號驅逐艦的武進一升級案便開始使用76快砲,現今已成為海軍最常見的艦砲。

2010年代海軍開始為76快砲換裝匿蹤砲塔,除了在本國軍艦上使用原廠的匿蹤砲塔之外,也使用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自行設計的匿蹤砲塔。

成功級巡防艦康定級巡防艦等艦艇裝備原廠匿蹤砲塔,而玉山級船塢運輸艦沱江級巡邏艦則裝備中科院自行設計的砲塔。

使用國家

比利时 比利時

加拿大 加拿大

厄瓜多尔 厄瓜多

丹麦 丹麥

法國 法國

德国 德國

希腊 希臘

義大利 義大利

 阿联酋

伊朗 伊朗

爱尔兰 愛爾蘭

以色列 以色列

日本 日本

大韩民国 大韓民國

 印度尼西亞

马来西亚 馬來西亞

 緬甸

荷兰 荷蘭

挪威 挪威

秘魯 秘魯

菲律宾 菲律賓

 新加坡

南非 南非

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

泰国 泰國

土耳其 土耳其

英国 英國

美国 美國

印度 印度

圖集

Thumb
使用奧托梅萊拉原廠常規炮塔的76公釐艦炮
Thumb
炮口升到最高仰角85度的奧托梅萊拉76公釐艦炮
Thumb
奧托梅萊拉76公釐艦炮前側
Thumb
奧托梅萊拉76公釐艦炮發射炮彈
Thumb
奧托梅萊拉76公釐艦炮發射炮彈

比較

更多信息 H/PJ-45, Mk45 Mod 4 ...


Remove ads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