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姚虞琴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姚虞琴(1867年—1961年),名景瀛,字渔吟以字行浙江省仁和县亭趾镇[1](今属杭州市临平区运河街道)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画家。

生平

晚清经学大师俞樾是姚虞琴的姑表叔。幼时,姚虞琴居于仁和县亭趾镇(今属杭州市临平区运河街道)。少时接受当地秀才沈任启蒙,但早年科举未第,外出谋生。25时,姚虞琴前往湖北汉口湖北水泥廠造币厂工作约十五年。40岁起,在湖南银行汉口分行任襄理约十年[1]

50岁时,姚虞琴赴上海任公茂盐栈协理,至此在上海定居。抗日战争期间,杭县沦陷,姚虞琴拒绝主持带有汉奸性质的杭县維持會伪南京政府监察院院长梁鴻志邀请姚虞琴参加伪政府,亦拒绝,以卖画度日[1]

1960年,上海中国画院正式成立,姚虞琴担任画师[1]。又任中國美術家協會上海分会会员,上海市文史馆馆员,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成员[2]

姚虞琴擅长中国画,兼及书法、诗文[2],其中尤擅画兰、画梅、画竹[3]。姚虞琴也与吴湖帆黄葆钺张大壮并称沪上四大鉴定家[4]。他与吳昌碩关系友好,两人相约百年以后同葬超山伴梅眠。吴于1931年冬移葬于超山北麓之大明堂西侧。1962年,姚虞琴归葬于超山南麓之海云洞西侧[1]

Remove ads

参考

延伸阅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