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子宮肌瘤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子宮肌瘤(uterine myoma,hysteromyoma)又称子宫平滑肌瘤(uterine leiomyoma),旧称子宫纤维样瘤[3](uterine fibroid),是子宫平滑肌组织增生而形成的良性肿瘤,其内含有少量纤维结缔组织,为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
子宮肌瘤多见于30~50岁女性,常无症状;少数表现为阴道出血、腹部触及肿物及压迫症状等,是导致子宫切除术的主要原因之一。
Remove ads
症状
大多數得到此疾病的婦女沒有症狀,少數婦女會有經痛或經血過多的情形。如果子宮肌瘤壓迫到膀胱,則有可能會發生頻尿症;其他症狀還包括性交疼痛或下背痛,且病患可能會出現一至多種症狀。有時子宮肌瘤可能會導致不易懷孕,但這不常見[1]。
分型
按肌瘤与子宫内膜、肌壁和浆膜的关系,分为:肌壁间肌瘤(intramural myoma)生長在肌壁內,浆膜下肌瘤(subserosal myoma)向子宮漿膜表面生長,黏膜下肌瘤(submucosal myoma)向子宮腔內生長,共三种;或是根据生长部位分为子宫体肌瘤(宫体肌瘤)和子宫颈肌瘤(宫颈肌瘤)二类。
组织病理
组织病理学表现为单克隆平滑肌细胞增生,并与其间少量结缔组织形成肿瘤。切面呈编织状或旋涡状结构,质硬,色灰白,与周围结缔组织界限清楚,形成假包膜。胶原沉积可导致显著透明变,钙化罕见,可伴有梗死性坏死。
病因及診斷
子宮肌瘤的確實發病機制尚不清楚。然而若家族中有子宮肌瘤病史,罹患機率也比較高,部份原因可能和荷爾蒙比例有關。 子宮肌瘤的風險因子包含肥胖症與攝食太多紅肉。檢查可以透過骨盆檢查或醫學影像來進行[1]。
治療及預後

沒有症狀的子宮肌瘤一般是不需治療的。若有輕微症狀,可以用布洛芬或乙醯胺酚治療,若月經過多需補充鐵質。性腺激素釋放素抑制劑之類的藥物可能可以使肌瘤縮小,但價格昂貴且有副作用。若有較明顯的症狀,手術切除肌瘤甚至切除子宮會有幫助,可用傳統剖腹術式或腹腔鏡微創術式;也可以用子宫动脉栓塞术[1]、經皮微波射頻消融治療,或是高強度聚焦超聲波技術(也稱海扶刀消融治療,HIFU)[4]進行治療。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單孔微創手術成為治療子宮肌瘤的一種新選擇。這種手術方法的主要好處是傷口小,僅需在肚臍處開一個約1到1.5公分的小傷口,這樣不僅減少了術後的疼痛,也提高了美觀性[5]。
Remove ads
流行病學
約20%至80%的女性在50歲以前得過子宮肌瘤[1]。在2013年估計有1.71億的女性得到子宮肌瘤[6]。一般會在生育年齡的中期或末期出現,在停經後其尺寸會縮小[1]。在美國,子宮肌瘤是子宮切除術的常見原因之一[7]。
影响
子宫肌瘤不会成为顺利怀孕的障碍,多数情况下,长在子宫内壁的小型良性肿瘤不会影响怀孕。一般来说,4-5天的卧床休息和安全的止痛药可以减轻症状。
偶然的时候,子宫肌瘤也会引起一些并发症,例如胎盘早剥、早产、臀围分娩,但只要做好预防措施,这些风险就可以进一步降低。应该和医生讨论病情,如果医生觉得子宫肌瘤会影响到正常分娩,可能会建议选择剖宫产。通常,即便是较大的子宫肌瘤,也能随着怀孕的发展和子宫的增大为宝宝让出位置。
一般摘除小型的子宫肌瘤不会影响到以后怀孕,但是大型子宫肌瘤的广泛摘除术会使子宫变得脆弱,无法承受分娩,这时可能就会选择剖宫产。建议孕妇及家人熟知早产的征兆,以避免在预定手术之前就发生宫缩的情况[8]。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