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加拉榕
桑科榕属的一种植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孟加拉榕(學名:Ficus benghalensis)為桑科榕屬的植物,原產於印度。树高十至十五米,树叶呈长椭圆形,叶端为尖状。枝叶繁茂,向四方蔓生。
![]() | 此條目內容疑欠准确,有待查證。 (2010年5月6日) |
佛教
印度古稱尼拘樹(梵語:nyag-rodha,巴利語:nigrodha),又譯尼拘陀樹、尼拘留他樹、尼拘屢陀樹、尼拘律樹、尼俱盧陀樹等。在佛經中多次提及此樹名。
過去七佛中的迦葉佛在此樹下成佛。釋迦牟尼佛的母國中,有尼拘律園,供僧團居住、修行。
因樹形高大但种子细小,故佛典常用来比喻由小因而得大果报者。《佛说无量寿经》中,以“如尼拘类树,普覆一切故”来比喻极乐世界菩萨的广大智慧。《慧琳音义》卷十五解释为(大五四·四〇二上):‘此树端直无节,圆满可爱,去地三丈余,方有枝叶,其子微细如柳花子。唐国无此树,言是柳树者,非也。’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