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孟小冬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孟小冬
Remove ads

孟小冬(1908年12月9日—1977年5月26日)又名孟若蘭孟令輝,出生於上海,著名京剧女老生演员,有老生皇帝(冬皇)之誉,師承余叔岩,是余門惟一的女弟子,演老生颇具名气。

事实速览 孟小冬, 性别 ...

孟小冬的表演扮相英俊,嗓音苍劲醇厚,高低宽窄咸宜,中气充沛,满宫满调,且无雌音,被公认为“余派”主要传人。北京大學教授吳小如曾說她是學余最成功的一位。代表剧目有《捉放曹》、《搜孤救孤》、《洪羊洞》、《盗宗卷》、《击鼓骂曹》、《乌盆记》、《空城计》、《珠帘寨》、《御碑亭》、《碰碑》、《鱼肠剑》等。

她的弟子有趙培鑫等,辜振甫在港工作時曾向她問藝。1953年-1963年間,香港票友黃金懋為孟小冬唯一收過的入室弟子。

Remove ads

生平

孟小冬出生於清朝光緒年間,她的父親、伯、叔都是京劇演員。在這樣的家庭氛圍下,孟小冬也走上了藝人的道路,她九歲向姑父學唱老生,十二歲在無錫首次登臺,十四歲就在上海劇場取得了不俗的成績。為了謀求開拓一片新天地,1925年,孟小冬離開上海,毅然去北京深造。

Thumb
孟小冬與丈夫杜月笙

1925年8月孟小冬结识梅兰芳,合演《游龙戏凤》。1927年孟小冬以兼祧的名义与梅兰芳成婚,即民间所谓的“平妻”。当时梅兰芳已有妻子王明华,另有一位经王明华同意,以兼祧大伯一房名义成婚的“平妻”福芝芳[1]。依照北洋政府国民政府时期法律,她与福芝芳皆没有梅兰芳妻子身份,法律上视其为妾[a]。而按照民俗,承认福芝芳为梅兰芳因“兼祧”无子的大伯一房所娶的“平妻”,孟小冬即使在民俗上也不具备“平妻”身份,而仅为“外室”,孟小冬后来宣称的“成婚”、“兼祧”皆为不实之词。依照当时大理院司法解释,孟小冬可被视为梅兰芳妾室[b]。1930年8月,梅兰芳的伯母(梅雨田之妻)逝世,她即是梅兰芳的祧母。梅家不承认孟小冬与梅兰芳的婚姻关系,拒绝孟小冬以儿媳身份为逝者戴孝。梅孟二人因此分手,但又復合。1931年年中,两人正式分手。在孟小冬聘请的郑毓秀律师和杜月笙的调停下,梅兰芳向孟小冬支付4万块赡养费(支付时间和原因有不同说法)[3]。两年后的1933年9月间,孟小冬在天津《大公报》刊登启事,声明与梅兰芳脱离家庭关系,并说明原因[1]。后成为杜月笙情妇。

1949年春,杜月笙和其家人遷居香港,孟小冬一同遷居。1950年,在杜月笙已有多位妻妾的情况下,于香港与杜月笙办理结婚手续成为其妾室[c]。孟小冬與杜月笙結婚后,徹底退出舞台,不過杜月笙身體狀況不佳,兩人赴美之前的1951年8月,杜氏身故。杜月笙逝世后,孟小冬仍留居香港。而杜的第四房妻子姚玉蘭和其儿女则迁居台湾。姚玉蘭和陸京士多次邀请她移居台湾。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后,香港亦受影响。她遂于1967年起遷居台灣。在臺北市东门町居住,与姚玉蘭及其二女儿杜美霞相伴,直到逝世[4]

1977年,孟小冬離世,享年69歲。安葬於臺北縣樹林鎮(今新北市樹林區淨律寺樂山公墓。墓碑由國畫張大千題字「杜母孟太夫人墓」。墓旁有杜美霞之丈夫金元吉為伴。杜美霞于2018年逝世,也将安葬于此。杜美霞与孟小冬情同母女。生前担任「孟小冬女士國劇獎學基金會」董事長。该基金會自1978年起向台湾有潛力的京劇人才提供奖学金[5]

Remove ads

相關研究

沈超群著,〈只願君心似我心:孟小冬與梅蘭芳、杜月笙的交會〉,《傳記文學》2010年6月號第96卷第6期,頁23-38。[永久失效連結]

影视形象

更多信息 电影, 电视剧 ...

梅兰芳家系

王明华
 
福芝芳
 
孟小冬
 
梅兰芳
 
 
 
 
 
 
 
 
 
 
 
 
 
 
 
 
 
 
 
 
 
 
 
 
 
 
 
 
 
 
 
 
 
 
 
 
 
 
 
 
 
 
 
 
 
 
 
 
 
 
 
 
 
 
 
 
 
 
 
 
 
 
 
 
 
 
 
 
 
 
 
 
 
 
 
 
 
 
 
 
 
 
 
 
 
 
 
 
 
 
 
梅大永梅五十梅大宝(待考证)梅葆琪梅葆琛梅宝珍(待考证)梅葆玥(待考证)梅葆玖
Remove ads

傳統劇目

《捉放曹》 《搜孤救孤》 《洪羊洞》 《盜宗卷》 《擊鼓罵曹》 《烏盆記》 《空城計》 《珠簾寨》 《御碑亭》 《碰碑》 《魚腸劍》 《八大锤》 《失街亭》 《一捧雪》 《二进宫》

注释

參考來源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