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赵汝适
宋朝政治人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趙汝
生平
绍熙元年(1190年)为将士郎。次年,銓試中第一,授迪功郎、临安府余杭县主薄。庆元二年(1196年)登丙辰科进士,庆元五年(1200年)授從政郎。後又授文林郎。次年,任潭州湘潭縣县丞。開禧元年(1205年)為紹興府觀察判官。開禧三年(1207年)以奏舉,改宣教郎。嘉定二年(1209年)任婺州武義縣知縣。嘉定五年(1212年)轉奉議郎。次年,充行在,點檢贍軍激賞酒庫所,主管文字。嘉定八年(1215年)任滿,賞轉承議郎。次年,轉朝奉郎。同年二月,任临安府通判。四月,丁內艱歸鄉。嘉定十三年(1220年)轉朝散郎。嘉定十五年(1222年)宋寧宗受寶恩,轉朝請郎。次年,年任福建路南剑州知州。嘉定十七年(1224年)轉朝奉大夫。同年八月,宋理宗即位,轉朝散大夫。九月,任福建路市舶司提举。宝庆元年(1225年)七月,攝泉州知州。十一月,兼知南外宗正事。寶慶三年(1227年)六月,授兩浙西路安吉州知州,未赴任,改江南東路饒州知州。紹定元年(1228年)二月,轉朝請大夫。紹定三年(1230年)閏二月,奉旨兼攝江南東路提刑,以疾,三次上疏請求奉祠,三月,宋理宗批准趙汝适的請求,讓其主管華州雲台觀。次年,壽明仁福慈睿皇太后壽辰,轉朝議大夫。同年三月,召為主管官告院。七月,屬疾,乞求致仕。九月卒,享壽六十二歲[3]。
Remove ads
著作
赵汝适出任福建泉州市舶司提举时,曾询问来自阿拉伯地区的商人关于他们国家的地理、风土、物产,收罗材料,撰写成为《诸蕃志》。
家族世系
赵汝适為宋太宗趙光義八世孙,濮安懿王趙允讓六世孫。曾祖趙士說,曾任保順軍節度使、開府儀同三司、封安康郡王。祖趙不柔,為承議郎、曾任廣南東路潮州通判,贈銀青光祿大夫。父趙善待,為朝請大夫、曾任荊湖北路岳州知州,贈太子少保[4]。長兄趙汝述,淳熙十一年(1184年)進士,任平江府知府[5][6]。有子二人:長子趙崇縝,為從事郎、任兩浙西路嚴州司戶參軍;次子趙崇絢,亦為從事郎、任紹興府餘姚縣主薄。崇絢子趙必恊,為將仕郎[5][7]。
註釋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