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宋平
前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宋平(1917年4月24日—)[1],原名宋延平,山东莒县人。中國共產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家,原正国级领导人。清华大学化学系毕业,大学学历。1936年春参加革命工作,1937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38年至1947年第二次國共合作期間,担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五大书记之一周恩来政治秘书。1977年至1981年在任中共甘肃省委第一书记期间,大力提拔、举荐时任甘肃省建委副主任胡锦涛,为其日后出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成为中共第四代领导人打下基础,因此,被媒体称为“中國政坛最大伯樂”。[2]改革開放后历任国家计划委员会主任、國務委員、中共中央組織部部長等职。六四事件發生後,在1989年6月24日與江澤民、李瑞環一同被增選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一舉成為正國級領導人。1992年10月18日中共十四大後退休,他是党和国家领导人中最年长以及党龄最长者,是中共史上首位年满百岁的政治局委员、政治局常委、正国级领导人,也是国务院各部门领导人中最长寿的一位。
Remove ads
经历
1917年4月24日[3],宋平出生于山东省莒县招贤镇大罗庄村。9岁入学,连着跳级,很快念完了小学、中学。哥哥在参加万国邮政联盟一次抽奖时,获得300块大洋的奖金,将这笔钱给了宋平,供他到北平上学。这样,1934年宋平进入北京大学农业学院学习;一年后,考入清华大学化学系。
1936年,19岁的宋平加入中共领导的学生爱国组织“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93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1938年,赴延安马列学院学习。毕业后,留校工作;先后担任教育处干事组织科长、教育处处长、中央党务研究室研究员等职。1941年,宋平调任中共南方局宣传部助理秘书。此后,历任重庆《新华日报》社资料室主任、编辑部秘书主任、秘书长,后成为新华社重庆总分社负责人。
抗日战争胜利后,随新华社前往南京,任南京总分社负责人。在国共和谈期间,宋平一直担任周恩来的政治秘书。和谈失败后,奉调回到中共控制区,在哈尔滨参与了《东北日报》的工作,又参与了创办《哈尔滨日报》工作。后任中共哈尔滨市顾乡区委副书记。
1948年11月2日解放军攻占沈阳,宋平随部队进城参加接管工作。沈阳市工委成立党报委员会,以宋黎、李都、刘亚雄、宋平、朱维仁、于北辰、陈瑞光、张承民、陈舜瑶、薛光军、叶克组成党报委员会,宋黎为书记,李都为副书记。1948年12月20日创刊四开四版的市工委机关报兼工会报《工人报》,李都任社长,叶克为副社长,陈舜瑶为总编辑,东北总工会常委兼宣传部副部长宋平兼代总编辑。[4]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宋平任东北总工会文教部部长、东北总工会秘书长、东北总工会副主席。1952年调中央工作,历任国家计委劳动工资局局长、国家计委委员,劳动部副部长,国家计委副主任等职。1960年,宋平调任中共西北局委员、兼西北局计委主任,开始在西北地区工作。1963年9月,担任“西北局三线建设委员会”副主任。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宋平曾受到排挤。后来,陕西省要发展生产,成立了“生产指挥部”,宋平被任命为顾问。1972年,出任中共甘肃省委书记(当时设有第一书记)、省革命委员会副主任;1977年6月,升任中共甘肃省委第一书记、省革委会主任,兼兰州军区第二政委。 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发表之后,宋平率先主导中共甘肃省委,召开了两个座谈会,研究讨论“真理标准”问题;这是中国第一个省级“真理标准”讨论会。[5]
1981年,宋平再次回到中央工作;出任国家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1983年6月,在国务院总理赵紫阳“内阁”中,出任國務委員兼国家计划委员会主任。在1987年中共十三大召开前,接手党务工作,转任中共中央組織部部長;并在十三屆一中全会上,当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1989年“六四事件”平息后,中共高层人事调整,中央政治局常委赵紫阳和胡启立被免职,72岁的宋平和江澤民、李瑞環一起,在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上增選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排名第五),进入最高领导层。1992年10月19日,75岁的宋平在中共十四届一中全会后卸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退休。
在中央工作期间,宋平还曾担任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计划生育协会第三届全国理事会会长、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名誉会长等职。[6]
2014年6月12日,97岁的宋平在北京出席了一项慈善活动。2015年9月3日,宋平出席了反法西斯勝利70週年閱兵。2016年8月,宋平与胡锦涛等其他退休党和国家领导人共同出席了北戴河会议。
2017年10月,宋平出席了中共十九大的开、闭幕仪式。
2019年9月30日,宋平出席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招待会[7];10月1日,宋平出席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和联欢活动。
2021年7月1日,宋平出席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
2022年10月,105岁的宋平出席了中共二十大的开、闭幕仪式。
著作
- 《宋平论党的建设文选》2000中央文献出版社
家庭
- 妻子:陈舜瑶,山东济南人,曾任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共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中共中央书记处研究室室务委员、顾问等职。
- 长子:宋宜昌,1948年生。中国科普作家、军事文学作家。曾赴农村插队务农,就读于西北工业大学自控系,历任甘肃科技情报所外文资料员,科普出版社编辑,副编审。1978年开始发表作品。198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76年与马洪的女儿马雅结婚,1988年离婚。
- 次子:宋宜纯,1954年生。1970年参加工作,1970年12月至1975年在解放军兰字131部队,1975年转业至甘肃电视台工作,1976年至1980年在北京广播学院学习,1983年在北京广播学院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先后被评聘为讲师、副教授、教授,历任北京广播学院管理系副主任,工学院副院长,院长助理等职。1999年11月调入中国中央电视台,任副总工程师。
- 曾孫女:2003年出生,香港中文大学本科,曾在新华社实习,後进入对冲基金工作。
- 曾孫:小学就读于北京第二实验小学,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清华学堂经济学班首届学生。
参考文献
参见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