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宋清源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生平
宋清源來自蘇州長洲宋氏家族。曾祖宋振業為康熙十五年(1676年)丙辰科武進士,祖父宋敏行為長洲庠生;父宋耔(字載培,號養真,1690-1760)為宋敏行長子,府庠生。母為莊朝生第六女。從兄宋巨源,從弟宋淇源[1]。
宋清源為元和監生[2],乾隆十九年(1754年)任福建興化府通判,二十三年(1758年)任台灣縣知縣,管轄約今台灣南部之嘉義縣、嘉義市、台南市全境及高雄市部份區域。該區域面積約為4500平方公里,亦是清治時期台灣島之漢人集中地所在。同年任台灣府海防補盜同知,二十五年(1760年)再任台灣縣知縣,同年丁父憂。服闋,三十四年(1769年)任廣西梧州府同知,三十七年(1772年)調思恩府同知[2][3],因同祖從弟宋淇源時任廣西左江道,依據迴避制度改任廣東廉州府同知[4],同年調廣州府海防軍民同知,三十八年(1773年)署東莞縣知縣[5],三十九年(1774年)任甲午科廣東鄉試內監試官,授奉政大夫。嘉慶元年十二月二十三日(1797年1月20日)卒於里。宋清源著有《含齋詩稿》((民國)《吳縣志》記宋清源著《合齋詩鈔》)[1][6][7]。
Remove ads
家庭
夫人為申穟曾孫女、申景雲女[8];繼妻為知縣程士敏女;再繼妻為州同周國鳳女;側室曹氏與鍾氏。有六子:宋來遠、宋棣遠、宋楷遠、宋桂遠、宋椿遠及宋彬遠。還有五女:長女嫁監生陸學淵;次女嫁長洲庠生韓炳;三女嫁通判顧桓;四女嫁縣丞泰州程應鐘;五女嫁崑山王書霖[1]。
前任: 孟侯 |
台灣府台灣縣知縣 1758年上任 |
繼任: 夏瑚 |
前任: 夏瑚 |
台灣府台灣縣知縣 1760年上任 |
繼任: 陶紹景 |
前任: 傅爾泰 |
台灣府海防補盜同知 1758年上任 |
繼任: 何愷 |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