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鹽焗雞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盐焗鸡是廣東省的一道雞肉粵菜菜式[1][2],也是一道客家菜,在香港也是一道雞肉小菜[3],並常佐以沙薑製作的醬汁一起食用。

典故
鹽焗雞的起源有多種典故,其一是起源於清朝廣東惠州,當地鹽商收入豐厚,廚師將剩餘的熟雞插入鹽堆中密封保存,粵語稱之為「焗」,吃時才洗去表面鹽分。轉至民間,則以適量鹽醃,為客家鹹雞,轉至廣州,廚師用玉扣紙或草紙包住醃過的雞再以鹽密封焗熟,今人稱此為古法鹽焗雞。
在1940年代,一位鹽商在廣州城隍附近開了一家寧昌飯店,因为鹽焗雞耗时较长,为应付客人,首创将雞浸熟撕碎的東江鹽焗雞[4]。
做法
鹽焗雞的做法不一,宰鸡后除去内脏后凉干,在雞腔內抹涂鹽和沙薑,用草纸将整只鸡严实包好,埋进炒过的热盐堆中[5],用文火闷焗着半小时左右至熟。有部分人會將雞撕成肉絲食用。如配料含有沙薑,又會稱為沙薑鹽焗雞之名。
在1980年,臺灣廚師黃淑惠介紹了一種簡化式:首先準備好雞的餡料,不過用米飯紙或羊皮紙把雞包起來,然後再烘烤;她建議用煮沸的或蒸的方式準備雞,然後把熟雞燒在鍋裡直到它的皮焦,然後完成。
參見
參考資料
外部鏈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