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室溫超導體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室溫超導體又稱常溫超導體(Room-temperature superconductor),是指可以在高於0°C的溫度有超导现象的材料。相較於其他的超導體,室溫超導體的條件是日常較容易達到的工作條件。截至2020年 (2020-Missing required parameter 1=month!),最高溫的超導體是超高壓的含碳硫化氢系统英语carbonaceous sulfur hydride,壓力267 GPa,其臨界溫度為+15°C[1]

常壓英语Ambient pressure下的最高溫超導體是高溫超導體銅氧化物(cuprates),在138 K(−135 °C)的溫度下有超导现象[2]

之往有許多的研究者曾懷疑室溫超導體是否可能實現[3][4],不過超導的溫度一再提高,其中也有許多是以往沒有預期到,或是以往認為不可能的溫度。

早在1950年代就有人提出在「接近室溫」下出現的超导现象。若可以找到室溫超導體,可解決全世界能耗問題、開發速度更快的電腦、用在先進的儲存裝置、超靈敏的感測器,以及許多其他的可能性。[4][5]

Remove ads

研发历史

2020年,在美国羅徹斯特大學工作的兰加·迪亚斯英语Ranga_P._Dias宣布自己首次发现了室温超导体,但最终其论文因数据处理方法受到质疑而于2022年被撤稿[6],随后其于2023年3月发表了第二篇室温超导论文来宣布已制出了近常压室温超导体,但该论文于同年11月被撤稿,原因是论文数据可靠性不足[7],同年度羅徹斯特大學就该学者的学术问题展开调查,并于2024年4月最终披露了对迪亚斯学术不端行为的调查报告,指出迪亚斯存在学术造假[8],2024年11月,羅徹斯特大學证实此人已离职[9]

2023年7月23日,来自韩国科学技术研究院(KIST)的量子能源研究中心的韩国团队在arXiv预印本服务器上发布了一篇名为“The First Room-Temperature Ambient-Pressure Superconductor”(首个室温常压超导体)的论文,描述了他们称之为LK-99的新型室温超导体。[10] 该论文还伴随着arXiv上的姊妹论文,[11] 一篇韩国期刊上的论文[12] 以及一项专利申请。[13] 多位专家对此表示怀疑,牛津材料科学教授Susannah Speller表示,“目前还为时过早,我们还没有得到这些样本超导性的有力证据”,因为缺乏超导性的明确标志,如磁场响应和热容量。其他专家也对数据可能被“实验过程中的错误和LK-99样本的缺陷”解释表示担忧,一位科学家质疑了研究人员使用的理论模型。[14]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相關條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