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廣體飛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廣體飛機
Remove ads

宽体飞機,也稱作雙通道飛機,指的是機身直徑有5公尺以上的民航飛機,也有被稱為巨型噴射機。就客機來說,雙走道客機的經典版經濟艙座位一排可安裝7至10座。宽體客機最多可搭載300至850人左右[1][2][3][4];與廣體飛機對比,窄體客機機身直徑多為3至4公尺(10至13英尺),客艙內配置一條走道,座位一排會有2至6人,最多可搭載20至300人左右[1][5][6]

Thumb
空中巴士A300的機身橫斷面
Thumb
中國東方航空波音777-300ER經濟艙3-4-3座位佈局
Thumb
後:波音777-300ER 廣體飛機
前:波音737-300 窄體飛機

在民航領域,第一款宽體客機為波音747,於1969年出廠。次年,三發動機的宽體客機麦道DC-10洛克希德L-1011陸續問世。空中巴士於1972年發布了第一架雙發動機宽體客機A300,並製造了世界上最大的雙層客機A380

以往廣體都是三或四發動機,由於以往引擎在出力與可靠度仍未備受肯定的緣故,雙發噴射機以往只可執行備降機場之間不超過60分鐘航程的航線。隨着引擎技術與推力的進步,雙引擎飛機最終獲監管機構同意,可執行雙發延程飛行。航空公司為追求營運成本降低,絕大多數的寬體客機機隊都以雙發動機宽體客機為主。

Remove ads

發展

1960年代,隨著第一世代遠程噴射客機投入營運,民航業界對於空中運輸的前景有不同見解。主流認為下一世代客機將是搭乘時間更短的超音速客機,隨著超音速客機的問世,次音速客機將會與1950年代的螺旋槳客機一樣因效率落伍而從主流航線中退場,但是次音速民航機仍有大量的航空貨運需求,因此增大貨艙寬度的目標將會是次音速民航機的努力方向。

與此同時,航空貨櫃正在改變民航貨運標準,工程師們認為次音速民航機貨運規格最少需要能塞入2組對稱的航空貨櫃,以及透過增加第二條走道,使單排座椅可容納十座,以單張航空座椅18英寸(46公分)寬計算,10張航空座椅與2條走道需要超過5.2公尺的客艙寬度。此一概念成為未來寬體飛機的技術最低標準。

1968年,波音747原型機誕生問世。不久後的1970年代石油危機爆發,以高油耗為縮減航時代價的超音速客機開始遭受質疑,並遭受市場冷落。寬體客機則成為民航市場的未來趨勢,原本為了容納更多貨運的寬體機繼續以客機方式在各航空公司運用,首先完成寬體客機開發的美國廠商則成為此一趨勢的勝者。不只西方國家,原先投入超音速客機研發的蘇聯也放棄此一技術方向,並跟隨西方國家開發俄製寬體客機。歐洲國家則在超音速客機計畫折戟後認清情勢,並合組空中巴士集團追趕開發寬體客機。

1980年代,隨著更新穎的航電系統與發動機,此一世代的寬體客機開始轉換為雙發動機設計,在削減客艙座位之餘保證貨艙仍可裝載標準航空貨櫃,以更精簡的機體尺寸降低單機製造成本,向航空公司銷售更多的寬體客機。此一世代的佼佼者為波音767空中客车A310

Remove ads

廣體民航飛機列表

更多信息 國家, 型號 ...
Remove ads

參見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