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小洲村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小洲村,又称“瀛洲”,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华洲街道东南部,三面環水,北接土華村,西臨西江涌,東臨細涌,面积为417万平方米。元代邱、黃、梁、饒、林、鍾六姓開村,後來簡姓明代时从新村遷入成了第一大姓。[1]清朝时是番禺县彬社二十四乡之一。20世纪中期,吞并了附近的西江村,小洲村面积变大。2001年,成为广东省生态示范村。小洲村也曾拥有粮仓[2]。
此條目或其章節极大或完全地依赖于某个单一的来源。 (2023年8月28日) |

街巷分布
- 主街:西成大街、西浦大街、西園大街、中華大街、細橋大街、林坑大街、倚山大街、新南大街、新路大街、高橋大街、東源大街、東道大街、東慶大街、蓮塘大街、登瀛大街、拱北大街、南勝大街、塘邊大街、低洲大街、較水環大街。
- 里巷:安定里、源盛里、聖德里、洪聖里、林巷、社巷、洪福巷、暘谷巷。
古迹
- 玉虛宮:即北帝廟,在拱北大街。
- 三帝廟:在登瀛四巷,清道光廿三年(1843年)建成,光緒五年(1879年)重修。兩進兩廊一天井砖木石建构,面宽6.05米,总进深15.9米,座西北向東南。
- 簡佛祖廟:在登瀛四巷,民國元年(1912年)建成,是座西北向東南的前亭後廟建築,祭祀番禺屏山簡氏先祖。
- 天后宮:在東渡大街,何时建成并无从考证,清乾隆、同治年間重修。
- 洪聖廟:在洪聖里。

Remove ads

- 小洲村牆:在登瀛外街1號到登瀛新街一巷11號。皇清咸豐年間,小洲村起牆自衛。牆是用青磚砌的,整面牆有六十米長,三米高,二十七厘米厚。牆上面有无数个長方形的洞,離地面兩米多高,兩個窿之間距離兩米,这些洞用于觀察形勢,又可以塞支槍下去打。牆有大門通往登瀛大街,道門用花崗石及青磚砌成。
- 瀛洲八景:民国十三年(1924年),小洲評出過「八景」(翰橋夜月、西溪垂釣、孖涌賞荔、崩川煙雨、古渡歸帆、松徑觀魚、古市榕蔭、華臺奇石)。
- 三鄉鄉約:西江、土華、小洲三鄉鄉約。
- 民居群:有青磚花石基的清朝民居一百一十五座。有三間蠔殼屋,分別在西園三巷9號、社巷24號及南洲大街。
- 小洲古橋:現存五條(細橋、石橋、翰墨橋、娘媽橋、大巷橋)。
- 古碼頭:有登瀛古埗、牌坊碼頭。
- 簡氏始祖墓:在財寶崗。
- 民國十九年廣州市界碑:在牌坊碼頭。
- 小洲禮堂:蘇聯式禮堂,1959年建成。長52.6米,宽22.5米,兩層樓高。前面有3級臺階上地坪,外墻土黃色,正墻正門二樓上邊有大紅的灰塑五角星,下面寫“廣州郊區新滘公社小洲人民禮堂”,禮堂中間悬挂了“高舉毛澤東思想偉大紅旗奮勇前進”標語。雖然禮堂外面維持了前蘇聯的公共建築特色,但里面是典型的中國南方磚木结构。
- 明朝古井
- 府第:簡叔琳進士第、司馬第
Remove ads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