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尾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尾刺(英語:thagomizer,發音爲/ˈθæɡəmaɪzər/)是一劍龍科動物尾部特有的劍狀物,通常有四到十根。這些劍狀物被認為是牠們作為自我保護的一種手段[1]。

這些劍狀物物本沒有特有的名稱,英語中的“thagomizer”一詞在1982年由加里·拉尔森(Gary Larson)在其漫畫《遠方》(The Far Side)中被創造,之後便成了科學研究、教育界通用的非正式名詞。
詞源
“尾刺”由加里·拉尔森(Gary Larson)的漫畫首先創造。 在1982年的《遠方》中,一群的穴居人教授在一个仿现代的演讲厅里被穴居人教授教导说,剑龙尾巴上的尖刺被冠以“已故的萨格·西蒙斯(Thag Simmons)的名字”[2] 该术语最初由丹佛自然与科学博物馆的古生物学家肯·卡彭特(Ken Carpenter)採用。 [3] ,他在1993年脊椎动物古生物学学会年会上描述該類化石时使用了此术语[4]。此后,Thagomizer被用作非正式的解剖学术语,并由史密森学会[3][5],恐龙国家纪念碑,書籍《恐龙大全》(The Complete Dinosaur)[6] 和BBC纪录片《恐龙行星》[7]使用。
古生物學

古生物學界曾對尾刺的作用產生過許多爭論。Gilmore於1914年提出,尾刺是用於展示的[8] 。羅伯特·巴克(Robert Bakker)則指出,劍龍科動物的尾部由於缺乏硬化的皮內骨質,所以比其他鳥臀類動物更加靈活,因此其尾部應該是作為一種武器存在。他还观察到,剑龙可以保持其大型后肢静止不动,并以強壯而短的前肢推動身體,从而轻松地操纵其尾部,从而使其能够灵活地旋转以应对攻击[9]。2010年,人們對埃塞俄比亞釘狀龍 (Kentrosaurus aethiopicus)進行了數據模擬,證明了牠的尾巴可以帶動尾刺在身體周邊擺動,從而進行防禦[10] 。 关节剑龙盔甲的发现表明,至少在某些物种中,这些尖刺从尾巴水平突出,而不是通常描绘的垂直突出。
數學

2017年,有人提出了“尾刺圖像”,並將其應用於了多分圖K1,1,n。[11]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