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山海关长城博物馆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山海關長城博物館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河北省秦皇島市山海關區第一關路中段[2]:8,博物館占地面積1.21公頃,其中陳列面積1247.52平方米[3]:88(後為1600平方米[2]:9)。展出有280餘件(組)文物,主要展現山海關長城[2]:9。博物館同時是秦皇島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青少年科普知識普及基地[4]。目前博物館已經撤展[1]。
建設背景

山海關或稱渝關、榆關[5],位於燕山和渤海之間,有碣石道途徑[6]:5,最早築關史可追溯至戰國時期的燕長城[7]:1-3。此後秦朝、北周和隋朝均在此修建關城,漢代於此置臨榆縣,南北朝時更名為臨渝鎮[6]:8。隋代開始此處設有臨榆宮,到唐高祖武德七年(624年)於此處修建了臨榆關[7]:22。山海關地區在遼金元三代名稱分別為遷民縣、遷州和遷民鎮[3]:2。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徐達始以遷民鎮為基礎修山海關,此名得於關口周邊有山有海[8]:5-17。因其為明長城最東關隘,遂又獲稱為「天下第一關」[6]:20。1961年,山海關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9],並於1987年作為長城的一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10]:10。
建設和設計
山海關長城博物館於1984年籌建[2]:9,1989年建築主體完工[2]:8並於1991年7月1日開館[2]:9[3]:88。2004年博物館進行了改陳工作,2006年博物館二期工程建設啟動並於2007年10月開工,至2008年二期建成開放[2]:9。山海關長城博物館為仿明清風格的古典建築[2]:8,呈現出精緻高雅的感覺[3]:88。博物館設6個展廳、8個展室以及專題陳列廳和影視廳[3]:89。2023年8月山海關長城博物館更名山海關中國長城博物館[11]並於同月撤展[1]。
展廳
博物館將280餘件(組)文物以《華夏脊梁》的主題分布在6個展廳(展線為490米[2]:9),各展廳主題分別為「中華瑰寶、世界奇蹟」、「雄關漫道、龍首春秋」、「金戈鐵馬、烽火硝煙」、「名關風物、人文薈萃」和「愛我中華、修我長城」,每個展廳還分為多個單元[2]:10。其中「中華瑰寶、世界奇蹟」展示了中國歷代長城的修築情況和其典型代表,「雄關漫道、龍首春秋」展示山海關的建制沿革和軍事防禦體系,「金戈鐵馬、烽火硝煙」展示了長城的武裝軍備和圍繞長城(尤其是山海關一帶)的軍事活動,「名關風物、人文薈萃」呈現山海關長城的文化脈絡和人文風韻,「愛我中華、修我長城」展示中外政要在長城或圍繞長城舉辦的各種活動[2]:10。在各展廳陳列有12處長城景觀模型,同時遊客可以近距離體驗古炮,館內還播映有「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孟姜女哭長城」的電視動畫[2]:13。在序廳內有一幅由清華大學魏曉明教授創作、高八米寬九米的青銅浮雕[2]:15。展品還包括燒造於萬曆十二年(1584年)的城磚[2]:16和秦始皇、漢武帝、徐達等人的塑像畫像等[3]:89。遊客可於影視廳觀看《長城》專題紀錄片[12]:137。
Remove ads
博物館設一臨時展廳,2021年7月29日,「行走長城」繪畫作品巡迴展開展,展出50餘幅畫作,畫作用獨特視角和精彩技藝表現了長城之美、長城精神和長城文化[13]。2023年2月「創新放飛夢想,科技引領未來」中國流動科技館巡展開展。展覽以50件展品激發青少年的科學興趣並感受科技帶來的獨特魅力[14]。8月16日又舉辦「我們的中國夢 文化進萬家暨長城是故鄉書畫展覽」,該展覽以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為主題深刻體現了長城文化的魅力,同時闡釋了長城精神的內涵[15]。
對外交流
山海關長城博物館自1991年開館後舉辦或協辦過「中國山海關甲申之戰專題研討會」、「榆關抗戰暨冀東抗日游擊戰專題研討會」、「國際山海關長城研討會」、「中國山海關長城保護研討會」等會議並寫作學術專著、圖冊7部,同時參與和協助海內外傳媒單位的拍攝[2]:17。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